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00后”创客阳平均:

让甲胄讲好文化故事

    阳平均在制作甲胄。

  □ 记者 王子瑶 通讯员 何太义

  穿孔、精磨、引线、飞针……在透着阳光的服装制作室里,传来尖锐而富有张力的金属碰撞声,“00后”大学生创客阳平均手持铁锤,敲平皮、制甲片,以轻巧、娴熟的技法,为喜欢传统文化的“士兵们”制作甲胄。

  身高1.84米的他,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穿上展品展示,仿佛古代的将士穿越到现代。

  “00后”与传统服饰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23岁的阳平均,是一位资深汉服爱好者。

  2019年,在一次汉服聚会中,他认识了一位自学制作甲胄的老师。自此,他在其影响下,深深迷上了古代将士服装——甲胄,冷兵器时代的战备让他热血沸腾。

  沉迷其中的他,虽然走进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学习汽车制造,但与中华传统服饰的缘分并未终结。

  2020年初,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因疫情实施封闭式教学。阳平均索性在校内学习绣花,为传统服饰制作打基础。当时,整个兴趣班只有他一名男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阳平均学得非常认真,绣花技艺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同年,他选择在沙市区创业,运营传统服装制作和租售。

  由于传统服饰制作成本较高,2021年起,他与合伙人逐步尝试制作汉服、摄影及妆造。2022年10月,阳平均与合作伙伴转战荆州园博园创业,成立“迎水榭”,主要从事传统服饰租售业务。

  飞针走线让传统文化焕新

  因一心期盼失传多年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焕发生机,阳平均始终以“学徒”心态,潜心学习服饰制作工艺,坚持每一个环节手工打造,让传统服饰精美呈现。

  一件简单的纯手工战国袍,阳平均至少要做几天时间。而复杂的战国袍,如果绣花面积较大,仅完成绣花工艺,就需要一个月甚至数月时间,但他乐此不疲。

  不仅爱做汉服、战国袍,阳平均更对甲胄情有独钟。他说,甲胄就是盔甲、铠甲,是古代战士的护身服装,是保家卫国的象征。所有传统服饰中,他最喜欢制作极具阳刚美的甲胄。但这种服饰成本极高,仅购买皮革一项,就需花费5000元至6000元,且制作周期较长,一件普通的甲胄要制作半月,甚至一年时间。虽然制造之路困难重重,但他仍然满怀信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复活甲胄,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掀起复兴浪潮。

  期待甲胄文化燃爆海外

  5年来,阳平均凭着一腔热爱,一针一线制作传统服饰。曾经的小作坊合伙人,也从3人“熬”到仅剩他1人。但阳平均仍然狂热地喜欢传统服饰文化,希望甲胄制造工艺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得以保护和传承。

  “每次,看到小孩或家长喜欢这些手工传统服饰,都特别开心。”近年来,传统服饰出租业务并不景气,许多从业者都开始转行做服装制造。但是,看到顾客真心喜欢传统服饰,阳平均觉得很值得,更坚定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

  阳平均说,一直以来,自己都有一个梦想,希望不断提升制作技能,让甲胄更精美。更期盼甲胄能像马面裙一样,以服饰为媒,走向世界大舞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