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1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中秋节,天涯此时共明月

  □ 张卫平

  一轮玉镜耀荆江,游子清秋念故乡。试上南楼赊月色,思情万缕又倾觞。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源于远古时期的月亮崇拜,自唐开始流传有“唐王游月宫”的故事和详尽记载。宋代时明确为中秋节。其节庆活动,包括祭月、供月、赏月、团聚和庆丰年,酬农神、谢地母等。

  说到中秋,荆州人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200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夜晚,被贬荆州的唐代宰相张九龄登上江陵古城南楼向南远眺,但见一轮皎月从天水一色的江面冉冉升起。明月之下,巍峨的古城,浩淼无垠的荆江,仿佛凝结成一幅格外动人的画卷,一缕思乡之情由然而生,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资料证明张九龄是在荆州古城楼上写下这首《望月怀远》,但他在贬为荆州长史时,经常登“南楼”饮酒赋诗,留下了《登荆州城楼》《登荆州城望江》《登郡城南楼》等数十首诗作。其中,《登郡城南楼》就告诉我们,他经常登上的城楼就是“南楼”。因此,南宋荆州守将张栻为缅怀张九龄将南门城楼更名为“曲江楼”,并写信特邀朱熹作了《江陵府曲江楼记》。同时,史书记载古荆江河段主泓一再南移,直到唐代时江水都靠近古城墙。那时,东堤街、西堤街就是荆江大堤,护城河也一直连接着荆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张九龄正是在某年中秋夜晚登荆州城南楼,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其实,荆州一直就有中秋夜登城楼赏月吟诗的习俗。梁元帝定都荆州古城时,曾让人在城墙东北角上修建了一座明月楼,常于中秋之夜与大臣们在楼上赏月吟诗。后来,明月楼虽然毁于战火,但文人骚客仍然爱在中秋之夜将登上荆州城墙赏月吟诗。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望月怀远》引起了游子们中秋时节对团圆的期盼、对故乡的思念的共鸣。的确,中华文化是乡愁的“根”,中秋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和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

  中秋节源于远古月亮崇拜,在其形成过程中,与楚人重视仲秋之节有关,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楚人迎四仲之节气的盛大庆典。战国时期,楚人有在仲秋于水畔设帐和筑室水中,以便望月的习俗。比如,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与“与佳期兮夕张”中的“佳期”,就是中秋。那时,楚人于中秋时节在水中筑干栏式木房作为迎歆湘夫人之所。《楚国风俗志》中说,“在仲秋之夕于水畔设帐和水中筑房歆享女性神衹,是构成后世较原始型的中秋赏月、拜月习俗的几个基本因子”。战国时期,楚王在荆州建都立国四百多年,中秋节后期的定型、成熟化,与“与荆楚故地文化、民俗的孕育,滋润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八月一直是望日的祈月节。在民间,历来称月亮为月神、月姑、月宫娘娘、太阴月光神。古诗词中则常常称之为嫦娥、婵娟、玉盘、玄兔等等。因此,农历八月会有一系列的祭月、供月和活动。后人逐渐充实有关月亮的神话和传说,增加中秋节从祭拜月亮祈祷农业丰收,到求子嗣,吃月饼以庆贺家人圆聚等习俗。

  祭月,是旧时江汉平原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又称为“拜月”。中秋之夜,人们在庭院里,摆上桌案,摆放月饼、莲藕、板栗、水果等圆形食品。在明月升起之时,大家望月膜拜,祭祀月神,祀拜嫦娥。在大人们品茗赏月时,孩子们则边吃月饼,边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奔跑舞蹈,玩舞流星香球。流星香球,是在柚子上插满点燃的神香,然后用一根短竹竿插入柚子中,握在手中舞动,如流星闪烁。相传,中秋之夜小孩舞流星香球,可以求月神保佑平安成长。荆楚还有中秋之夜“送子摸秋”的习俗。民间认为,送子娘娘于每年中秋下凡,一些已婚尚未生育的妇女便乘夜去偷摘瓜果,如果“偷”到瓜果未被发现,便预示即将得子。

  “陌上相逢尽楚腰,凉州一曲写吴绡。弦拨尽南湖月,更与唱歌到板桥。”明代“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曾在《沙市竹枝词》中记述了沙市民众中秋泛舟玩月、踏月、走月亮时的情景。在江汉平原,历来就有过中秋吃月饼、祭月、赏月、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荆州传统名特食品“三楚月饼”,源于五代十国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在洪湖,旧时渔民过中秋节,还有用“发饼”祭月、赏月的习俗。这种发饼,无馅,外形与月饼差不多。史志记载,元朝末年洪湖黄蓬渔民领袖陈友谅为推翻元朝统治,暗中联络起义渔民,将八月十五的起义日期包在发饼内,巧妙地避开了统治者检查。后来,陈友谅在江州称王后,命人做了很多发饼,赠给家乡渔民于中秋节食用。由此,发饼也成为洪湖中秋节特有的应节糕点。

  “闻赤松之

  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楚辞·远游》和《离骚》中的相关记载告诉我们,中秋节厌疾和采月露两个习俗,最早也产生于楚地。《荆楚岁时记》中非常明确地说:“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小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又以锦彩为眼明囊,云赤松子以八月囊承柏树露,为宜眼。”天灸,又名“吉祥点”。旧时,荆州“天灸日”时,要用“朱水”在小儿额头上点一个圆点,以避邪祛疾,称之为“天灸”。时至今日,荆州仍流行喜庆吉日在孩子额头眉心处用胭脂点上圆圆的红点。同时,八月十四早上,荆州民间还时兴用眼明囊盛取百草上露水洗眼,并将眼明囊作为礼物互相赠送。相传,这样可以使人眼睛明亮。古时,有一位叫邓绍的人,在八月初一早上在山上采药,见一小孩手持五彩囊接取柏树叶上的露水,邓绍问他取露水干什么,小孩说:“赤松仙人取以明目。”说完便不见了。后来,民间便演变成用眼明囊取露水洗眼之习俗。民俗专家认为,南朝梁代荆楚民众专门用“承柏树露”洗眼,是先秦楚俗的一种变型的遗存。据清代《三辅故事》记载,汉武帝受楚国故俗影响,常在八月进行饮露食玉的求仙活动。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代表着合家团圆,赏月便一直成为中秋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活动。因此,唐代诗人杜甫便用象征团圆的明月,来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道出了游子心底最深情的呼唤——“月是故乡明”。中秋之夜,让我们登上荆州古城曲江楼上,与唐代诗人张九龄在相同的地方与意境之中,望月怀远,一起沉醉于“海上生明月”壮美浩荡的美景之中,感怀“天涯共此时”千古同斯的感喟情怀与浓浓乡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