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文泉
20年来,我搬了三次家,也就有了三个书房。朋友们因此戏称我为“三房主人”。
“真籁室”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红星路,十平米左右的房间,一面书橱一张书案一方小榻一把坐椅即已填满,简约且质朴,平和而安宁。女儿写作业,我写字,厕身其间,闪转腾挪,却也乐趣无穷。
“对江堂”为丙申年底购置,毗邻长江之滨,廿五楼顶层,三方敞亮,西牖南窗,俱见长江奔涌,登楼放目,视野宏阔。乃名之曰“对江堂”,并拈成一联:“半榻诗书随我老,一生襟抱对江开”。仍请金师伯兴先生题额,一时朋侪骤至,幸何如之。
甲辰新岁至今,我用大半年时间将散落各处图书悉数搬回徐桥新村,于是有了第三个书房——“徐桥稻场”。徐桥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如今拆迁重建,村民还迁新居,我亦安身立命,乐归故里。盖因乡土难忘,情之所系也。我时常忆及儿时稻场情景:酷暑正午,大人们顶着烈日忙着“双抢”,割稻抢收碾谷打场,汗如雨下;傍晚时分,稻场边支起银幕,孩子们追着蜻蜓满场飞奔,唱着乡间的歌谣,在稻草堆成的高垛间嬉戏……生活美好,收获总是充满艰辛的汗水;稻香醉人,“稻场”依旧承载最初的梦想。对我而言,“书香”亦如“稻香”,此心安处,“徐桥稻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