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曹歌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荆州走深走实的重要一步。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用改革思维、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凝聚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创新,则为经济发展打通“任督二脉”、插上腾飞翅膀。在时代的浪潮中,荆州锐意改革创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荆州传统产业换档提速,纺织服装产业攀“高”逐“新”,石油装备产业点“石”成金、农产品加工产业“风生水起”;荆州还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赛道”,新兴产业正聚链成群。
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姿态海纳百川。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力量,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荆州必须找准坐标,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审视自身,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未来,凝聚“三命”共识、打好“四大会战”,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把握趋势规律,树立产业思维和链式思维,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格局,构建高效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荆州;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在荆州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茁壮成长;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荆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满怀期待。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夯实发展底盘,增添发展动力,荆州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