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北方一白血病患者翘首期盼“生命的种子”,荆州小伙赴汉捐髓救人——

“能给他人带来生的希望,我非常欣慰和自豪!”

  本报讯(记者宗禾)为帮助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10月13日,荆州小伙王元(化名)专程赶往武汉,成功捐献出3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生命的种子”被送往华北地区,输到这名血液病患者体内。

  今年32岁的王元是一名弱电工程师。2022年7月,王元在公安县进行无偿献血时,看到了一幅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展板,他便按照相关流程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并通过了血样采集,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员。

  “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请问你是否愿意进行捐献?”2023年12月27日,王元接到了荆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

  没有一刻迟疑,他干脆地回答:“我愿意!”

  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王元得知捐献对身体没有影响后,更加坚定了捐献意愿。“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挽救一个生命。”王元说,他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自己从报名那天起,就做好了随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会这么幸运,还真与有需要的人配型成功了。”王元说。

  据了解,在非血缘关系间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王元与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配型成功达到10个点的相合程度,十分难得。

  10月13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里,经过几个小时的采集,王元顺利捐献了3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工作人员将这份“生命的礼物”第一时间通过高铁送往华北地区。在那里,一位白血病患者正翘首以盼。

  捐献结束后,王元收到了受捐者托工作人员带来的感谢信:“我们素昧平生、非亲非故,没想到竟可以跨越时空,结下这份弥足珍贵的血缘情分。因为有您,生命之光重新照进我的至暗生活……”

  谈到这次捐献的感受,王元坦言,自己有过紧张和担心,毕竟是第一次捐献,但想到对受捐者来说,这可能是“救命稻草”。“能给他人带来生的希望,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流淌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让他有机会重新恢复健康,这是一种爱的传递。”他也送上祝福,希望受捐者早日康复,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有需要的人们。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