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奖周荣池 《上河之畔》傅菲 《圣鹿》
优秀评论奖
叶立文 《新时代文学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奖》
何平 《好的类型小说是真正的国民文学》
优秀诗歌奖雷平阳 《冰块里的钟》胡弦 《夜晚的冒险》魏天无 《命令我怀念》优秀短篇小说奖程永新 《他乡》鲁敏 《暮色与跳舞熊》潘向黎《添酒回灯重开宴》潘灵 《神兵天将》
优秀中篇小说奖
尹学芸 《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陶丽群 《万物慈悲》
谢络绎《牧人向往的河谷》樊健军 《斑鸠入画图》
作品切中时代脉搏,彰显文学力量
颁奖大会现场,获奖者们手捧奖杯,接受着属于他们的荣誉与掌声。
“一条生生不息的古老河流,打开了一个地方丰饶而多姿的文化地图。”
“作品既正向书写朴素而真挚的生命故事,也充满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是一篇既有情感温度又有深入思考的佳作。”
……
授奖辞里,展现了文学创作者以艰苦地写作和卓越的创作表达对文化、生命、新时代创作方向的探索和思考,用作品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和地域文化的蓬勃发展。
优秀散文奖《上河之畔》作者、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周荣池说:“写作者双脚要踏进土地,心里要装着百姓和群众,笔尖要紧贴时代,书写城乡发展新图景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自2013年到2021年,《长江文艺》双年奖已成功举办三届,57部作品获此殊荣,今年又有15部作品获奖。
这些作品切中时代脉搏,反映了近年来湖北省文学期刊持续繁荣的态势,体现了各文学门类创作的代表性成就,也证明了文学创作者是伟大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文学作品在这个时代,依然拥有激荡人心的力量。
美丽荆州,是文学创作的富矿
江西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傅菲说:“10岁时,看《三国演义》,读《张居正》,就知道荆州。”
作家东君说:“登临古城,就情不自禁地要触摸城墙,感受历史。”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朝敏说:“我的家乡宜昌和荆州都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荆州亲切得像故乡。”
作家范雨素说:“荆州是九州之一,还有张居正,这珍宝般的特色,都值得挖掘、创作。”
……
在颁奖盛典前,参加活动的作家们前往荆州古城、张居正故居、荆州博物馆、熊家冢遗址采风,大家不禁感叹:“荆州,是文学创作的富矿!”
从公元前6世纪至今,荆州文化脉络绵延了2700年,从未断绝,无疑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与素材。
中国有九州,文学在荆州。在这片土地上,从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宋玉,到明清之际的“公安三袁”,荆州不仅拥有一批走向巅峰的文学大家,更是为《三国演义》《张居正》《孙叔敖》等文学作品提供了创作源泉。
现场一位作家说,荆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古迹,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文化情感,等待着有心人去挖掘、去书写,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与灵感火花。
用文化自信,传播荆州风采
《长江文艺》双年奖颁奖盛典举办四次,首次在荆州,这是荆州和文学的双向奔赴。更让人看到,站在文学巅峰的荆州的自信与活力。
踩着时代节点不断向前,今年以来,荆州文学界气象一新,组织举办了澳门笔会赴荆州采风、“一城六地”中秋诗会和“书香长江”阅读周荆州作家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以文学为媒,向全国文学大咖推荐荆州,展现出荆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过去数年间,一批优秀作家用文化自信书写荆州风采,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部)、数百万字,出版文学作品数十部。其中,蒋彩虹长篇小说《花鼓》获湖北省第三届长篇小说重点扶持,郑仁芳长篇小说《梅香》由人民日报社出版,熊湘鄂中篇小说《我要敬您一杯酒》荣获第11届屈原文艺奖、《蓝色四叶草》荣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本土文学创作呈现出百花争妍、欣欣向荣的局面。
荆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徐雁飞说:“守着富矿,不去开发,就是我们的失职。”
文学如大江,奔流到荆州。《长江文艺》与祖国一同成长进步,历经75年,今天走到荆州,以文学之名,赴荆州之约,在这里积蓄新的力量。我们相信,未来必将在荆州诞生一部礼赞伟大时代、书写美丽荆州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