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金燕
马伯庸在《太白金星有点烦》一书中以太白金星的视角,为我们重新编织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奇幻旅程。在这个故事中,每一次劫难都是天庭与灵山精心布下的棋局,只需各方默契配合即可圆满收场。其中,最让我触动的莫过于孙悟空那隐藏在强大战斗力量下的深沉善良。
孙悟空的善良,是他对花果山猴族同胞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当年他在天庭任职时,交友广泛,常常与二郎神、奎宿和昴宿结伴而行、放浪形骸。一次醉酒后的失误,他们搅乱了西王母的蟠桃宴,甚至不顾礼法地惊扰了嫦娥。最终,宴会被迫取消,影响恶劣。由于二郎神是玉帝外甥,奎宿和昴宿是正选星官,唯有孙悟空毫无背景根基,天庭便以花果山猴群的安危作为要挟,要求孙悟空承担所有罪责。孙悟空为了保护猴族同胞,毅然选择独自承担所有罪行,任由世人误解与诋毁。他的舍身善举,犹如晨曦暖阳,温和地照耀着花果山,守护着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这份善良,是他对通臂猿猴亦师亦友的敬爱和感激。在取经的路上,听闻通臂猿猴离世的消息,孙悟空毫不犹豫地请假赴丧。他深知,自己从一只毫无学识的石猴成长为一代大圣,通臂猿猴的启蒙教导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臂猿猴不仅教授给孙悟空语言、常识和礼仪,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无尽的鼓励与支持。为了让孙悟空能向菩提老祖拜师修行,通臂猿猴从中奔波周旋,尽心尽力。孙悟空学成之后,斗战能力惊人,但是他从未忘记师友的鼓励和帮助,总是心怀感恩,携善前行。
这份善良,是他对六耳猕猴凄惨境遇的自责和懊悔。当孙悟空得知自己拜师菩提老祖的名额原本属于六耳猕猴时,他觉得是自己偷走了六耳猕猴的人生。六耳猕猴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正名而奔走,但是却处处碰壁。在真假美猴王的历劫对决中,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正面交锋,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激愤之情,结果却丢了性命,含恨而终。对此,孙悟空不仅理解六耳猕猴的心情,还尽己所能去弥补过错。他留下身体残蜕,要去寻回六耳的魂魄并与之结合,以还其一段因果。孙悟空的同情理解是他心底纯真仁善的折射,让人觉得他更加赤诚温暖。
善良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弱点。孙悟空虽然桀骜不驯、战力无双,却自愿把自己的良善延伸至猴群、通臂猿猴乃至六耳猕猴。这种善良并非软弱无知,而是在强大的力量背后所坚守的道德底线和柔软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