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小科
小时候,我的怯懦与父亲的“爱打抱不平”常形成鲜明的对比。每当我买东西被插队,讲谦让总吃亏时,父亲就会站出来保护我。那时,我对父亲充满了崇拜。
后来,我渐渐长大,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和保护自己的能力,父亲却变得“胆小怕事”了。每当我执着于是非对错,与人据理力争,僵持不下时,无论我是否占理,他都会先替我向人道歉,事后还劝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不解地问父亲:“您以前都是正义感满满,是非观分明的! 怎么现在越变越怂了?”父亲听后,只是笑着摇摇头,沉默不语。
几年前,我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后,打算把年迈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同住。而父亲的老友李叔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却暗自神伤。因为不久前,李叔的儿子因染上赌博恶习,欠下了巨债。为了帮儿子还债,他找父亲借过钱,还变卖了自己的老宅。晚年的李叔视力下降,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不仅享不了儿孙福,现在连安身之处都没了,只能寄宿在亲戚家。在他危难之时,父亲是唯一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朋友。而他一听说父亲将要搬到大城市来与我同住,就不淡定地说道:“真羡慕你老来得福! 可你走了,我就更孤单了。”
一日,李叔在与我父亲一同外出散步时,突然扔掉了拐杖,没走几步路就摔倒在地,说自己动弹不得了,让父亲别离开他。父亲急忙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往了医院。李叔的儿子赶到医院后,不由分说地就指责起我父亲,要找他索赔。父亲并未替自己辩解,只是承担了李叔所有的医药费,并精心照料李叔,直至他康复出院。随后,父亲还主动向李叔的儿子认错,说都是因为他的疏忽,才导致李叔受伤。还给了李叔的儿子一笔钱,叫他干点正经营生,肩负起照顾李叔的责任。如此,事情才算收场。
过了很久,父亲才安顿好老家的一切,和母亲一起搬到大城市来与我共聚天伦。当我听到母亲对李叔一事的描述时,不禁义愤填膺。我说把当时街道上的监控调出来,就能证明李叔是有意让自己摔伤,为什么父亲要独自揽下所有的责任? 母亲说:“李叔只是害怕你父亲走后,他一个人太孤单。而李叔的儿子那时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我们揭穿真相,让他和他父亲都难堪,他难保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那样我们俩可能都会有危险,也连累你为我们担惊受怕。”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似懂非懂。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刷到一条短视频:一位父亲总在危急关头以“怂”的姿态帮妻儿化险为夷,却被儿子误认为在恶势力面前是非不分,胆小懦弱。而那位母亲却说,“怂”都是在意家人和顾及后果的表现,因为爱的人在等自己平安回家。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父亲每次适时地退让不是糊涂不作为,而是审时度势,虑定而动。这才是充满智慧的爱、更加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