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

  □ 张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剖析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对于激励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成为坚定的践行者和捍卫者,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坚持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改革经验的重要传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2024年7月,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和改革的经验更是说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完成繁重改革任务的重要法宝。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共享者

  坚持人民立场是根植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旧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的就是要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维护人民权益、守护人民幸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共享者。《习近平著作选读》中“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的论述,回答了“由谁共享”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关注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改革成果全民共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的论述,回答了“共享什么”的问题,成果共享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多层次的共享。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评判者

  人民立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和现实指向。改革的成果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成效自然由人民评价。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体民情、知民生、暖民心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评判者,他们的获得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维度,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将人民立场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之间的关系,不断破除思想观念的障碍,不断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荆州市委党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