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 唐祖琴 唐金殿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它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之大成,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者、传播者、推动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增进青年学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青春力量。

  争做潜心研究者,勤勉“治学”富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思政课的“道理”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式的“灌输”,不仅学生不爱听、不想听,更达不到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效果。因而,只有让思政课教师彻底掌握“道理”,才能真正说服学生。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培养扎实理论功底、涵养一桶源头活水,也要主动“补钙”“加料”,涵养一桶营养之水。要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地研究、透彻地阐释作为讲好思政课的不竭动力之源,答青年大学生理论之惑、解思想之渴,让学生真正爱上“真理的味道”;既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也要成为足以授业解惑的“杂家”,带领青年学生适应迅速发展而又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实。

  争做积极传播者,勤勉“履职”甘当“铺路石”。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学理上深耕、富有“一桶水”,更要在大众化上着力,把理论讲彻底、讲鲜活。思政课教师要善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甘当青年学生知识增长的“铺路石”;还要乐于亲近学生,愿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好青年学子疑虑困惑解读的“铺路石”。思政课教师要立足课堂主阵地,善于找到“小切口”、巧设“小问题”、精选“小素材”、对接“小细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还要在课后多联系学生、多亲近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引导学生,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的教育教学原则纠正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上的偏差,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亲其师”并“信其道”。

  争做自觉实践者,勤勉“耕耘”成为“行动派”。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引导青年学生成为先进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思政课教师要走向广阔实践天地,广泛调查研究,成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先进理论的“行动派”;要发扬园丁精神,恪守初心,成为引导青年学生模范践行先进理论的“行动派”。思政课教师还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按照“深、实、细、准、效”的调查研究要求,走出书斋,面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村组进行调查研究,主动、用心引导青年学子认识到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能够“认识世界”,更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同时,在青年学习生命展开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更要精心地引导和栽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守护青年学子成长的这一旅程中让其安心扎根、稳健成长,最终崭露头角、泽被一方。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