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肖丹 通讯员
杨元洪)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在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领域投资热潮不断涌现。据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3.9%,不仅体现了我市民营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也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增强信心,推动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等文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民企快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全力协调好人才、融资、土地等要素保障。围绕全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方向关键环节,遴选一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让民间资本“放心投”“投得好”。
拓宽渠道,构建多元化民间投资平台。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拓宽优质投资赛道,依托美的集团、华鲁恒升等企业的链主地位,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开展上下游链条式业务合作。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投资荆州市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等主导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聚集引领带动效应。
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持续打好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双优化”攻坚战,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单一窗口”改革,探索打造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预验试产、竣工领证、高效融资等“一件事”集成服务。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十问十帮”、企业家日等活动,让企业反映诉求不愁渠道、解决问题不愁时限、遇到困难不愁支持。强化法治保障维护民企合法权益,落实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进行集中清理,为民营企业提供安心、安全、安定的社会环境。
我市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态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改革创新,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