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1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潜心科研攻关 勇攀科技高峰

——访长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幼斌

    何幼斌与学生一起研讨课题。

  □ 记者 陈理君

  昨日上午举行的荆州市科技大会通报了我市获得2023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励、入选省高企百强及2024年省科创“新物种”企业情况,并为获奖者颁奖。长江大学参与研究的项目《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系此次我市颁发的最高奖项。这份荣誉的背后,凝结着长江大学何幼斌教授团队以及相关团队历经十余年参与产学研一体化攻关的心血。会后,记者对长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幼斌进行了专访。

  “该项目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完成,长江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何幼斌说,“我们团队在该项目中承担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研究油气藏形成机理,参与提出深部油气具有多期成藏、晚期强注的特征,明确了500万年以来的超晚期是深部油气主要富集时期;二是怎么找到油气藏,参与提出持续强活动断裂带深部油气散失,多期强注与压剪强封共控的深部油气富集机理。”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何幼斌教授团队对“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富集模式”进行了潜心研究,研究成果为持续强活动的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成藏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该项目中,长江大学在沉积、储层油气成藏等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这些成果为整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提供了有力支撑。”何幼斌介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获得该奖项的两所高校之一,也是湖北省属高校11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学校。

  何幼斌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石油学科是长江大学的特色研究领域,该校所属的智能油气勘探、油气智能装备等学科入选“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多个石油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办学经验与资源优势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中遥遥领先。今后,以长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校,将立足荆州科教大市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这份殊荣,是对参与项目的多个团队长期以来开展科研攻关的充分肯定,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促进与企业合作共赢;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何幼斌对未来充满信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