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婷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北考察,为新时代新征程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习近平指出,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荆州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逐“新”提质的目标,以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引擎,以协调发展构建合理格局,以绿色发展增添独特魅力,奋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崭新画卷。
一、以创新驱动激活城乡融合发展新引擎武汉都市圈作为发展核心,其联动发展的辐射效应为荆州带来了机遇。荆州应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格局,借势借力,强化创新驱动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在城区,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扶持,打造科创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集聚,如在荆州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在县域,要结合各地特色资源,培育特色创新产业。通过产业创新,打破城乡产业界限,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城乡要素流通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到乡村开展创业服务、技术指导,同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等便利条件。创新城乡协同创新模式。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消除城乡创新资源分配壁垒。如由荆州城区高校、科研院所与县域企业、合作社组建创新联盟,以项目带动,探索解决城乡融合共性问题。通过共享设备、交流思路、合作试验,优化城乡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推动科技创新层面城乡深度融合,为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二、以协调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荆州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路径。荆州需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县城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县城功能。如加快荆州各县城的城市快速路建设,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注重县城与周边乡镇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方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往来。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特色定位。如松滋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初步形成柑桔、蜜柚、花卉苗木、瓜果蔬菜、虾稻连作、畜禽养殖等6大产业带。通过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增强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共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通过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医联体等模式,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
三、以绿色发展增添城乡融合发展新魅力
荆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最亮丽的底色。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城区,加大对城市公园、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推进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如荆州的明月公园、环古城湿地公园等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在乡村,加强对农田、河流、湖泊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在农业方面,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如荆州的优质大米、绿色蔬菜等可通过绿色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旅游方面,结合荆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线路,如以纪南城遗址为依托,串联周边乡村,打造历史文化与乡村生态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举办生态环保知识讲座、设立生态文化宣传栏等,增强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中来,共同为绘就荆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绿色画卷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松滋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