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利容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近年来,石首市坚持问题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根植性主导产业。新形势下,石首市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石首样板。
一、科技赋能下的产业链升级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全面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对基础研究投入多的企业给予更多支持。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建设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特别加大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赋能活动针对性、政策扶持精准性,积极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产业智慧数字运用体系。持续加快产业“智改数转”,推动数字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示范应用和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完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互促机制。还要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石首数字经济产业园。
二、企业动能驱动产学研融合
以企业为核心构建科技和产业之间互融互通的桥梁纽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产学研作用。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引导产学研等多方主体的协同联动和科研成果的贯通式转化。如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院企合作,建设产业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石首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高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承接和转化能力。
三、政策环境优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营造企业创新人才良好发展环境,畅通人才流通渠道,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容纳力,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实施“企业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积极组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各方面积极参与和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围绕石首市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力培育工程技术人才、科学人才、引领人才。畅通创新人才流动渠道。破除人才流动中的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畅通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渠道。推动人才跨领域、跨区域、跨部门一体化配置,促进城乡、区域、行业等之间人才顺畅流动。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开设绿色通道,加速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
(作者单位:石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