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监利农民获评“高级农民”

家庭年收入近30万元

  □ 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 通讯员 楚仁轩 许巧

  冬日的早晨,白霜如纱,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市周老嘴镇双桥村,41岁农民肖繁一大早就来到田埂上,操作他的农用无人机巡查已经出苗的油菜。近三年来,肖繁通过不断学习,考取了3个涉农的技能等级证书,2022年获评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并帮扶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记者获悉,目前湖北有249名农民获得高级职称,对身边的农民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中毕业后,肖繁在服装厂干过活,后来又创业干过装潢生意,2014年因为生意上的失误,他毅然决定回乡种地。“当时身上只剩2000元现金,为了生活我选择种地。”回到老家双桥村后,细心的肖繁发现农忙时节收割机非常紧俏,他就跟着学习驾驶收割机,帮别人收割稻谷,有时候一天的收入就有三四千元。

  多年在外闯荡的肖繁,敏锐地意识到农业机械化的大趋势。2016年他和妻子陈婷合计后,找亲戚朋友借了90万元成立家庭农场,购买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并承包了300多亩农田,开始二次创业。

  “现在村里老人多,种地越来越力不从心,年轻人又不懂种地,也不愿种地,我们就用机械帮他们种。”陈婷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家收入近30万元,其中近一半是机械租赁和技术服务的收入。

  家住监利市周老嘴镇荒湖农场的肖云云,去年通过农用无人机技能考试,加入了肖繁的无人机飞手团队,一起包揽了周老嘴镇周边区域的无人机农用服务业务,他个人单靠操作无人机播种、施肥和除虫等业务一年就增收超7万元。

  学技术考证书,这种有职称的新时代农民,在江汉平原日益增多。记者从湖北省现代农业技师学院了解到,该校自2021年开展职业技能评价工作以来,有农业技术员、农机修理工等20多个涉农专业技能工种,认定职业技能等级人员4400多人。

  去年4月,湖北省人社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湖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湖北省首次为农民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审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人才,可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头雁”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按规定获得相应经费支持。

  湖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北有249名农民获得高级职称,随着相关《办法》的发布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农民申报参评职称的积极性。这些获得职称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普遍表现出技术和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我们还需要更多懂管理、懂科技、求创新、谋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担当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