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拆建并举齐擎力 清洁家园缔和美

  (上接第1版)

  围绕“一村一品”,马家垸村以清洁家园、全域提升为目标,整合项目资金修建产业路1520米,新建葡萄广场、葡萄展览馆,安装路灯64盏,铺设污水管网2300米。

  美丽乡村村民共建,建好乡村村民共享。高基庙镇通过“三会两讲四共议”,开展场子会、院子会、户主会,讲身边故事、讲产业发展,实行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群众决议机制,真正做到群众点单、干部执笔、共绘家园。截至目前,共召开院子会200余场,收集建议183条,摸排问题1200个。

  在政府部门和村民群策群力下,高基庙镇围绕村组特色推进全域共筑,从文脉保护、改善民生、业态升级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和资源整合,建成军旅小镇、味谷小镇、葡萄小镇、上津湖小镇、鱼米港湾等一批特色村落,为湘鄂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高基庙镇的每一寸土地上,正悄然绽放着一场拆建求变、拆建求美的革命。

  在共同奔赴中扮靓家园

  “清洁家园,人人参与,请大家保持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连日来,一辆特别的宣传车频繁出现在在荷伍垱村村民的视野中,成为村里一道亮丽风景。这辆宣传车其实是一辆三轮车,车上搭载着一个响亮的喇叭,开车的人是村里的老党员张美中。

  他并不是个例。在荷伍垱村,和张美中差不多年纪的一批老党员、老教师们经常穿梭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去年以来,荷伍垱村坚持党员在前,发扬“银发精神”,组建“银发”宣传员、督查队、转运组等多个队伍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治理,通过与村民共商共谋村级文明公约与环境卫生奖惩办法,带动村民为村庄建设献智出力,助力人居环境变得更美、乡村治理变得更实。

  同时,按照镇委镇政府统筹规划,荷伍垱村对绣马路沿线13.9公里开展集中综合整治,铺设地下管网17.6公里,修建桥梁6座,规整弱电近30公里,以怀旧意蕴与耕读雅风重描石首师范旧址,建设漫谷书苑文化体育综合体,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玩乐好去处。

  如今,驱车行驶在荷伍垱村绣马路上,只见田园阡陌、道路如带、屋舍俨然。

  既是路也是景。走进高基庙镇,一条条乡村公路变成景观路,串联起一片片绿色良田、一栋栋美丽民宅,处处涌动着共同缔造活力——

  在马家垸村,以乡贤理事会、闲时学堂、葡萄行业协会、竹林议事苑4个平台为载体的“清洁家园”行动网络编织成形,召开群众议事会30次、开展集中整治50次、清理农村垃圾320余处、归整各类杂物280余处;

  在邓家岭村,全村41名退役士兵和30名妇女代表成立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发放“清洁家园”行动倡议书300余份,协助召开院子会20余次、广播会50余次,以自身行动带动其他群众共同参与清洁家园行动;

  ……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整治,七分靠维护。通过村规民约、路段包保、邻里结对、最美庭院、门前三包,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提高,高基庙镇乡村环境面貌得到长效管护。

  “‘清洁家园’并非一时之功,需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我们要学会把乡村建设的画笔交给群众,探索治理,再加举措,加快建设彰显高基庙风韵的和美乡村。”高基庙镇党委书记刘琼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