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付慧玲周秦)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增进群众福祉,倾情倾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两个联系”工作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实现全覆盖。完善市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专委会工作机制,组织代表参加履职能力培训班32人次,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351人次。
市人大常委会将共同缔造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有机结合,积极开展“聚力清渠洁岸·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将“家站点”作为开展代表行动主阵地,推进各级代表“进家入站驻点”。全市共建代表之家15个,代表联络站72个,在高基庙镇、桃花山镇等乡镇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8个,1150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进入代表小组,开展活动168次,走访选民9968人次,走访企业102家,收集各类问题建议297件,办结290件。
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实行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各承办单位强责办理、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完善人大常委会“集中评”工作流程,促推议案建议如期办结。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所提50件建议已全部完成办理答复。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年市、乡两级共票决民生实事项目47个,涵盖城乡环境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学前教育等诸多民生领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