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童有为 周弟平)为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推动撂荒地利用,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近日,龚场镇农业专班和明星村扎实开展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了一桩历史遗留耕地问题。
2012年以来,明星村三组、十一组的30多户农户,为避免耕地撂荒,种植了120亩白杨树,导致土地出现“非粮化”,多年来一直未恢复耕地。白杨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耕地的正常使用,也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难题,该镇专班成员和明星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农户家走访,积极沟通协调,与农户共同商议解决方案。不仅耐心讲解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耕地“非粮化”的危害,还积极帮助农户联系伐木工和收购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与大多数农户达成一致意见。
连日来,明星村成功完成了102亩白杨树林的平地翻耕,重新种上了农作物。剩余18亩基本与农户达成一致意见,将于近期开始作业恢复耕地。
龚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镇将继续加强耕地保护,确保每一寸耕地都得到合理利用,坚决制止耕地“非粮化”行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