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本灿
岁月如歌,四季轮回,又是一年小年到。
在我的家乡,小年是春节的序曲,是热闹与温馨的前奏,承载着满满的年味与乡愁。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家家户户的烟囱便开始冒出袅袅炊烟。厨房里,母亲早已忙碌起来,灶台上支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黏稠的麦芽糖稀。随着柴火的噼里啪啦声,糖稀在锅中咕嘟咕嘟地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这是用来祭灶的灶糖,也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美味。灶糖有多种形状,有长条的,像一根根金黄的腰带;有圆圆的,宛如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金元宝。我们围在锅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恨不得立刻伸手去抓。母亲一边用铲子翻搅着糖稀,一边笑着呵斥:“别急,等祭完灶王爷,就有你们吃的啦。”祭灶是小年的重要仪式。祭灶过后,便是大扫除。全家人齐上阵,拿着扫帚、抹布,把屋里屋外清扫得干干净净。扫去一年的尘埃,也扫去一年的晦气,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吉祥与好运。我们爬上爬下,把房梁、窗台、家具都擦拭得锃亮。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里满是成就感。大扫除不仅是对家的清洁,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整理与期待,把旧的烦恼和不顺都清扫出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还会贴窗花、写春联。心灵手巧的奶奶拿出剪刀和红纸,坐在暖洋洋的炕头,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剪出各种精美的窗花。有栩栩如生的蝴蝶、活灵活现的金鱼、吉祥如意的福字……每一张窗花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祝福。我们把窗花贴在窗户上,红彤彤的,映照着冬日的暖阳,整个屋子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父亲则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副春联。那刚劲有力的字迹,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景,贴在大门两侧,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要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它。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饺子是小年夜的主角,寓意着团圆和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唠着家常,分享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饺子馅儿丰富多样,有猪肉大葱的、韭菜鸡蛋的、牛肉芹菜的……咬上一口,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暖意融融,这顿饺子吃得我们心满意足,也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家乡的小年,是忙碌与喜悦交织的时光,是传统与亲情融合的盛宴。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铭记家的温馨与美好。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小年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回忆,是我灵魂深处最柔软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