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26日
第A004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勇担当 善创新 有作为

十组关键帧 剪辑荆州中医这“医”年

    中医记忆一

    以雪为令 党旗飘扬

    2024年2月,荆州遭遇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保障二广高速畅通,全面落实全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急调度会议精神,医院党委带领党员干部以雪为令,奔赴二广高速清除积雪冰块,全力保障道路畅通,打通人民群众回家路。

    解读:

    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党建+中医药”模式,荆州中医党委将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建设、同发展:通过党建共建,筑牢基层党组织“红色堡垒”;通过清廉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聚“共同缔造”之力,清渠洁岸,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交个医生朋友约个中医养生局”特色主题活动,为奋斗在荆州的企业家和侨胞及家眷带来健康盛宴;红色动力激发术精岐黄、守正创新能量,荆州中医获全市首批“工伤保险康复标准化建设示范中心”,这一路荆州市中医始终将党旗高高飘扬在奋进前行路上。

    中医记忆二

    三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2024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拟入选项目名单。荆州中医妇科、脾胃病科、儿科成功入选,标志着医院专科建设与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跨进新赛道。

    解读:

    荆州中医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中医特色优势培育及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了专科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2024年,随着全国名中医黄光英教授传承工作室落户,国家级中医“大咖”吕文亮、向楠名医工作室挂牌,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突出。在荆楚中医药边疆行活动中,荆州徐氏颈椎旋扳整骨手法作为湖北省选派的八个代表性中医药项目之一亮相新疆,“荆州中医”品牌效应持续彰显。立足“中医领先,西为中用”,医院在“高、精、尖、新”上重点发力,普外科获国家“ERAS(快速康复)标准病房”认证授牌,加速康复外科工作走在全国行业前列。中西医协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带动了医院学术实力提升,第四届荆楚消化内镜论坛首届荆楚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论坛等学术盛会在荆州中医举办,搭建起更多高质量学术平台。

    中医记忆三

    多学科协作 “救”在身边

    2024年3月,一男子高空作业时坠落,导致全身多脏器破裂出血、多发性骨折,命悬一线。荆州中医采用多学科协作,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抢救,患者重获新生。危重复合伤患者,对医院综合救治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荆州中医创伤中心形成反应快捷、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创伤救治团队,在急诊科、普外科、骨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争分夺秒下,在术后“中西结合”的优势和特色加持下,让患者跑赢“死神”。

    解读:

    从打造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到构建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再到完善区域内协同救治网络,作为三甲中医院,荆州中医以“守土有责”的担当,不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架起快速、高效、精准的“生命之桥”。咽旁间隙巨大肿瘤切除手术、脾胃消化科STER术、脑动脉瘤微创介入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182Kg的超重患者、被冰雪困在郊区的突发心梗患者……一项项医院首开先河的“中医突破”,一次次全力以赴的生命托举,荆州中医让其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增进着人民健康福祉。

    中医记忆四

    “杏林托举工程”传承薪火

    为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荆州中医举办“杏林托举工程”暨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教授收徒仪式。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赵勇,将荆州中医骨科李层主任医师纳入门下。

    解读:

    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荆州中医以“杏林托举工程”为抓手,实现医院和人才“双向奔赴”。积极发挥名医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肾病科主任邵治国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考核;“王世华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成为湖北省地市级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聚焦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14名专家成功入选“时珍人才工程”。完善教学体系,作为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实现上年度住培结业考核100%通过率;在全市开展首届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为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中医记忆五

    中医药医联体“朋友圈”再扩大

    2024年4月,荆州中医与江陵县中医医院举行医联体揭牌仪式,荆州市中医药医联体第五次会议暨“春暖杏林 中医惠民”大型义诊活动同期举行。

    解读:

    将中医药医联体作为建设健康荆州、践行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荆州中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与医联体成员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荆州中医发挥技术力量优势,助力医联体医院放射科等专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荆州中医不断扩大“朋友圈”,赴广东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地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学习,探索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江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学院,荆州中医强化院校合作,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助推荆州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记忆六

    全省中医适宜技术大赛荣膺“双冠”

    在2024年“鄂享健康”湖北省中医适宜技术大赛上,荆州中医领衔的两支荆州市代表队,斩获三级医疗机构组团体第一名和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组团体第一名,荣膺“双冠”,参赛选手同时收获数项个人荣誉。

    解读:

    以赛促练、以练提能。凭借凭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硬实力”,荆州中医在各级各类权威赛事中佳绩频传。

    胃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何文涛在全国青年医师脱垂性肛肠疾病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捧回三等奖,药学部邓波在全国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代表湖北省获得团体三等奖,妇科肖苏、伍敏获全国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还有湖北省中药调剂技能大赛团体、个人三等奖,湖北省首届预防接种竞赛三等奖,八段锦养生功团队全市一等奖……这些成绩,不仅是对选手个人的肯定,更是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展示。

    中医记忆七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通过验收

    2024年3月,荆州中医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后的首次现场监督检查。脑病科获批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备案,为医院下一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打下坚实基础。

    解读:

    奋进在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荆州中医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视作新质发展“引擎”,在条件建设、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人才梯队设置等方面加强投入和管理,高效支撑机构运转。

    未来,医院将通过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水平,规范临床伦理工作;通过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提高医院发展综合实力,向建设研究型医院迈出新步伐。

    夜间门诊为群众健康点亮“夜灯”

    中医记忆八

    贯彻落实国家、省卫健委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精神,荆州中医开展夜间门诊服务。包括针灸康复、儿科、耳鼻喉科、肾病、心病、脾胃等专业,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17时至19时。

    解读:

    以问题为导向,荆州中医不断创新和夯实医疗服务举措,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能力供给,全力打造服务型医院。一站式解决疑难杂症,多学科联合门诊让就医更高效;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号管三天”,“简”流程让就医更惠民,“增”时效让患者更暖心;影像检查“码”上看,智慧医院建设驶入“快车道”,让人民群众在荆州中医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

    中医记忆九

    扎根非洲,书写大爱无疆

    作为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荆州中医针灸科陈鹏开启他的第二轮医疗援助任务。荆州中医自1956年建院以来,先后派遣余道俊、邱玲珍、张朝驹、高宇飞、陈鹏等专家参与援非医疗任务。他们不仅消除了非洲当地患者的病痛,还把中医药文化传播到非洲大地,促进中非友谊代代相传。

    解读:

    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兜底性民生工程,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近年来,荆州中医将一张张“中医名片”播撒在遥远的阿尔及利亚、广袤的藏区、美丽的新疆、秀丽的利川、郧阳……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帮扶、资源帮扶等举措,不仅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更让中医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走向世界,为助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交出了一张张暖心的“中医健康答卷”。

    中医记忆十

    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出圈”更“出彩”

    2024年8月,“夜话岐黄 共享药香”荆州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沙市码头火爆开市。辨体质、喝茶饮、做理疗、看名医……市民们开启沉浸式游园模式,当“草药香”融入“烟火气”,中医药夜市成为中医诊疗的便民场所,更成为医院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阵地。

    解读:

    2024年的夏天,多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养生局”被荆州中医搬入热闹商圈,“中医药夜市”民生项目,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享受中医药健康。冬天,第十六届膏方养生文化节启动,通过养生盛宴,向市民科普治未病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积极打造“中医药+”项目,开展职业体验夏令营、与沙市中学签约“校园中医药文化基地”,让中医药文化在融入百姓日常中,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创新开展“六进”活动,“中医药进校园”校本课程,各类义诊、中医大讲堂、养生功法带教,让中医药文化有效惠及社会公众。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积极挖掘、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荆州中医创造性地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具体的、鲜活的生活体验,推动中医药高质量传承发展。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一边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生机勃发,一边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坚定不移,两者相互赋能,共同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升级,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聚了无限可能,注入了强劲动力。奋进新征程,荆州中医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为荆州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城市贡献新的力量!

  □ 记者 匡奕君 宗璇 通讯员 彭娟

  时光无言,在人心深处镌刻难忘印记。

  回首荆州市中医医院(下文简称荆州中医)的2024,有共襄盛会、共筑未来的使命责任;有传承创新、弦歌不辍的家国情怀;有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赤诚仁心;有潜心钻研、向“新”而行的壮志豪情;有实干笃行、改善服务的医患共识;有扎根基层、守护健康的无悔执着;还有荣创佳绩、载誉前行的高光时刻……荆州中医人砥砺前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健康新画卷。

  让我们重温那些年度记忆,带着力量与温暖,奔赴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