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06日
第A006版:书香荆外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故土、征途、时代:一个金融人的生命史诗

  □ 杨如风

  我与郭扬华先生是老朋友、忘年契,凡二十年,我们君子之交、云淡风轻。先生本高人,嘱我作序,我虽感忐忑,但确有话说,不敢矫拂。郭扬华是银行资深高管、金融实力作家。此著三卷,系郭扬华整体职业生涯之呈现、半世人生之总结,亦是其在繁忙工作之余清廉自守、笔耕不辍诸多成果之收官之作。其笔触之生动、史料之详实、见解之深刻,令人不忍释卷。故此,郭扬华《一路风景》可当文学赏,可为历史读,可作教材学。

  故土。《回望沮漳》,情深意重。地图上找不到的郭家岗,周边散布着的大小村庄,村庄之间的田地、水塘、沟渠,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农作物般一茬茬生长着的孩子……在这部书中,我们常与似曾相识的人和事物相遇。篾刀破青竹,毕剥声声,我们看见他的祖父,便似看见自己的祖父。生活粗粝,善良又坚强,我们看见他的父母,便似看见自己的父母。不同于大多数的乡亲,那个晴天摸鱼、雪天捕鸟的乡村少年终究一篙撑出了故乡,走向苍茫辽阔,也走向颠沛漂泊。无论到达何处,他都无法忘记故乡。故乡也叫血地,我们生在那里,我们的一半就死在那里。“看到一位和父亲年龄相仿、容貌相近的老人,我情不自禁跟在后面走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那不是父亲,但我真希望那是父亲。”怀念逝去的父亲,其实也是怀念远去的故乡。

  征途。青年郭扬华走出乡土,《汗洒荆楚》。他进入金融系统,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征途漫漫,从职场小白到银行行长,从稚气青年到两鬓微霜,郭扬华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在地市合并、银行分设的风云变幻时期,他亲历改革与调整。他直面挑战,勇于担当,不仅在实践中锤炼出一身过硬的本领,更学会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机遇,引领团队前行。这段不乏惊心动魄的经历,不仅是郭扬华个人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初期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艰难与辉煌。讲述这些经历时,作者常有思考与总结。这是智者的思考和行动派的总结。这些思考与总结并不多余,而是恰到好处、格外珍贵。他的人生,也是我们的人生。

  时代。2012年元旦刚过,郭扬华从武昌出发,一路北上。此后六年,《情满中原》。在新时代,随着职业生涯进一步攀升,郭扬华置身于更广阔的天地。作为金融领域的高层管理者,他不仅要关注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更要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服务地方经济,助力社会进步。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浪潮中,他见证了金融行业的日新月异,也亲身参与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与发展,每一步跨越都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国家大局观、社会责任感的深刻体现。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易老不负流年,郭扬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告别时刻。作者仰望星空,回首过往,心潮起伏。我们通读全书,掩卷喟叹,百感交集。

  读书即读人。郭扬华说:“我坚持做一个真人、好人、善人、正直的人光明磊落,宅心仁厚”,“我经历过顺境,但更多的是逆境,我别无选择”,“遗憾是有的,不过我这一生还算是幸运的”,“此生足矣”。郭扬华是赤子,是君子,他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风景三卷,不仅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情感与丰富阅历的优秀文学著作,更是一部时代变迁的见证录。这是一个金融人的生命史诗,郭扬华用一生的勤勉、奋进、谦谨、忠诚,绘出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繁花似锦的一路风景。而同样作为普通人,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身居何种岗位,都一定能够通过阅读此书,受到激励和启迪。我们需要这份温暖与力量,也需要这种警示与提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荣光。

  人勤春来早,愿我们的世界满园芬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