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2日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靓妆十里迎新春

  □ 张卫平

  十里靓妆光照地,一城灯火气薰天。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千百年来,按照荆州民间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闹的是赛灯、观灯与赏灯。对此,明代文学家袁中道一首《元宵》为我们描绘了元宵佳节时,荆州古城万人空巷赏花灯、观舞龙的热闹场景。无独有偶。清代荆州诗人雷昌《灯市》诗中的“元夕群龙漫汗游,一年初见月当头。插身人海聊容与,只是常鳞凡介俦”更是热闹、喜庆,仅仅只用了“漫汗游”三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荆州人闹元宵欢腾、盛大的场景。

  每年荆州的元宵节,都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民俗文化盛宴。据荆州地方志资料显示,在元宵节期间荆州“各地竟相玩龙灯、耍凤灯、踩高跷、舞蚌壳精、划采莲船等”。入夜“城乡万家灯火,花灯竞放,游灯溢彩,布龙灯、草把龙灯串乡入室,锣鼓声、喝彩声、鞭炮声彻夜不绝。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尽情玩耍,走遍大街小巷穿遍屋内每一个角落。”

  的确,荆州花灯自古一绝。记得南朝梁简文帝曾在《列灯赋》中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结彩的盛况:“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后来,南梁首都迁至荆州江陵古城,荆州花灯盛景可见一斑。于是,就有了明代文学家袁宗道《元宵》诗中的“火弹捎天聋咤咤,猛省今夕是元夕”;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清代诗人黄景仁《元夜》中的“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然而,闹元宵并非源于南北朝,而是被汉武帝年命名为元宵节的,后渐成习俗。从此,在历朝历代的年节中,都是一大盛事。特别是唐代,将元宵节定为固定假日,从汉代放假一天扩展到三天。《开元天宝记事》里说,元宵灯会在唐代成为王公贵族争强斗富的“战场”。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专门令人制作了一座灯树高达80尺的“百枝灯树”,而唐明皇李隆基则下令建造了一座高150尺的大灯楼。一座是光照长安;一座是“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更是重视,竟然将元宵节的假期增加到五天。宋代元宵节的盛况,我们可以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感受到。词中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开篇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花灯挂满枝头,如东风吹开了千树繁花,烟火纷纷坠落,好似繁星如雨的壮观景象。而“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则从悠扬的凤箫声着墨,描绘了灯市上明月清光流转,人们整夜狂欢,鱼龙花灯飞舞不休的元宵风俗画卷。

  文献资料显示,荆州从汉代就开始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更加活跃,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竹扎纸糊的花灯式样繁多,诸如龙灯、风灯、鲤鱼灯、虾子灯、姜太公钓鱼灯、刘海戏金蟾灯、狮子滚绣球灯、蝴蝶闹金爪灯、张果老砍柴灯、走马灯等”。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之句,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沙市市志》镂刻金箔“鱼形灯”的记载。

  舞龙灯,是荆州元宵节的重头戏。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力量与祥瑞。龙灯与凤灯,伴随着锣鼓欢快的节奏,时而腾跃,时而盘旋,将龙凤呈祥的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春天的气息迎面而来。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宋代诗人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说明,元宵节除了闹花灯、舞龙灯,还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寓意团圆美满,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美食。汤圆的甜糯,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温暖了人心。荆州人吃汤圆,讲究的是“一口一个圆满”,每一颗汤圆都包裹着对新年的祝福。

  元宵节吃汤圆,是千百年来荆州的传统习俗。荆州传统名菜橘羹汤圆,相传是宫中御厨为了给楚王解酒醒酒,用柑橘、米酒和糯米浆做成此汤。历史上,江陵盛产柑橘且质量上乘,屈原留有名篇《橘颂》赞之。《史记·货植列传》中记载,“江陵千树橘,其人与千户侯”。白居易有“江陵橘似珠”的诗句,杜甫也曾留下“朱橘不论钱”的诗句。能解酒的橘羹汤圆,也在历史的传承中催生了江陵俚语“醉酒还需酒来解”。

  当然,寓意团圆和喜庆的元宵美食,不仅仅只有橘羹汤圆,还有松茸元宵,以及各种各样的圆子、米团子和欢喜团,等等。这些美食,构成了荆州元宵节菜单上的地方特色。

  圆子,寓意团圆与喜庆,是节日筵席的必上佳肴。就说荆州传统名菜樱桃丸子吧,具有喜庆寓意,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重头菜。清朝时,樱桃是贡品,皇上常常把樱桃作为殊荣赐给大臣。1678年,康熙皇帝曾以樱桃赐给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曹寅。曹寅受宠若惊曾写下一首《樱桃》诗:“上苑新芳供御厨,承恩赐出绛宫珠。风吹杏酪尝初暖,日映瑛盘看欲无。红到十分春始去,香余一滴齿皆苏。柏梁每羡东方朔,七字吟成兴倍殊”。不过,过去樱桃在荆州是稀有之物,很难吃得到。那时一位沙市厨师便将猪肉剁成茸,挤成樱桃形的肉丸子炸酥,调制成酸甜味,名曰“樱桃丸子”。从此,樱桃丸子成为荆州元宵节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欢喜坨,又名麻元宵、欢喜团,因其名字喜庆吉祥,象征着欢喜团圆,逢年过节,老百姓都喜欢制作这种美食。相传,三国时期刘备到东吴招亲,顺利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婚后,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带着孙夫人,从东吴沿长江水路回荆州,途经石首时,当地官员为了恭贺刘皇叔的新婚,送上了十万个欢喜团,以示恭贺。刘皇叔带着欢喜团,顺利回到荆州。从此,欢喜团作为喜庆食品便在荆州传承了下来。

  今日元宵,我们不妨自己动动手,学着做一做松茸元宵和橘羹汤圆,并学着古人的样子,邻里间相互“交馈汤圆,同庆元宵”,用荆州特色美食欢送回来团圆的游子,喜喜庆庆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