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廖春萌 王璞)近年来,为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监利市积极探索创新,将政策性担保引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构建了“政策引导、银企对接、风险共担”的金融服务新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资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知产”变“资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该工作模式已被纳入省级试点改革事项。
建机制强支撑,夯实政策基础。监利市紧扣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联合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政银担”协同机制。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形成政策支持、金融助力、风险共担的闭环服务链,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融资解决方案。
搭平台促对接,精准匹配需求。聚焦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监利市举办多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与银行搭建“面对面”沟通桥梁。会上,银行根据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经营状况等提供“一企一策”融资方案,既缩短了审批周期,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共促成11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共计8100万元。
引担保稳信心,破解风控难题。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参与风险分担,是模式创新的核心举措。监利市通过担保机构为贷款提供增信支持,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显著提升融资可行性。同时对知识产权担保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担保费率的50%。形成了银行、担保机构、企业三方互赢局面。目前,政策性担保在保余额达1.49亿元,惠及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政银担”模式推行以来,监利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下一步,监利市将扩大政策覆盖面,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工具,推动更多“科技苗”成长为“产业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