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4日
第A01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监利创新“政银担”模式

金融“活水”润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本报讯(通讯员廖春萌 王璞)近年来,为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监利市积极探索创新,将政策性担保引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构建了“政策引导、银企对接、风险共担”的金融服务新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资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知产”变“资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该工作模式已被纳入省级试点改革事项。

  建机制强支撑,夯实政策基础。监利市紧扣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联合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政银担”协同机制。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形成政策支持、金融助力、风险共担的闭环服务链,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融资解决方案。

  搭平台促对接,精准匹配需求。聚焦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监利市举办多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与银行搭建“面对面”沟通桥梁。会上,银行根据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经营状况等提供“一企一策”融资方案,既缩短了审批周期,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共促成11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共计8100万元。

  引担保稳信心,破解风控难题。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参与风险分担,是模式创新的核心举措。监利市通过担保机构为贷款提供增信支持,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显著提升融资可行性。同时对知识产权担保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担保费率的50%。形成了银行、担保机构、企业三方互赢局面。目前,政策性担保在保余额达1.49亿元,惠及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政银担”模式推行以来,监利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下一步,监利市将扩大政策覆盖面,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工具,推动更多“科技苗”成长为“产业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