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白云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读这首石榴诗,便想到它崛而不枯、清而不媚,一寸一寸衍生的状态。
老家院子里,祖父栽了两棵石榴树,一棵甜石榴树,一棵酸石榴树。两棵石榴树默默地扎根,静静地生长,从外观上看没啥区别,均无浮华之气。
熟了的石榴沉甸甸、红彤彤,压得青枝弯曲,绿桠低垂,似一树灯笼,看着就喜庆。记得有一次,祖母拿剪刀把石榴一个个剪下来,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年少的我,分不清哪个是甜石榴,哪个为酸石榴,顺手拿起一个掰开,只见玛瑙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白里透红,红里润白。我迫不及待放进嘴里,并没有尝到想象中的甜蜜,酸得人直摇头。
祖母总要留些石榴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好像要让石榴见到雪,被寒风吹一吹,才更好吃。祖母让我吃一些甜石榴,也吃一些酸石榴,她说:“两种味道的石榴都有药用价值,过日子,有时候甜,有时候酸,甜的时候别忘了酸,酸的时候不忘回味甜,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人与植物之间,总有神奇的情感连接。我业余爱好写作,陆续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发微信朋友圈“炫耀”。祖母说,不要骄傲自满,“笔杆子”还要靠“腿杆子”,你去堂弟家走走,也许能找到写好文章的秘诀。
堂弟是村里的石榴种植大户,他的园里枝叶繁茂,硕果累累。说起石榴,堂弟娓娓道来,“不要小看种石榴,里面的门道多得很! 石榴有十几种,就拿我手上的石榴来说,看起来饱满,果皮红黄发亮,就成熟了……”
堂弟剪下一个石榴,唰唰两下划开,里面晶莹的石榴籽紧紧依偎在一起。他说,吃石榴前先让石榴“醒一醒”,打开放个两分钟,然后才会又甜又脆。我掰一把石榴籽放嘴里,轻轻一嚼,籽核软糯,汁液甘甜。
堂弟自己跑销路和市场,石榴销售旺季,网上网下齐头并进,发货送货一条龙,忙得脚不沾地。听他说,以前是坐等客商上门,现在得出门找路子。
冬日暖阳,映在堂弟硬朗帅气的脸上。石榴包装前,他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他说,“种石榴是良心活,网上销售更不得马虎,产品质量首先得过自己这道关!”我笑着说,“现在是网络新时代,也是新生活!”
榴果的芬芳,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堂弟指着不远处一位开旋耕机的青年小伙子说:“现在农村舞台广阔,大有可为,许多大学生选择扎根基层创业,把梦想播撒在家乡的沃土上,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来到堂弟家,石榴炖火腿、石榴拌莴笋、石榴鱼糕汤……地道的石榴农家宴。他挽起袖子一边摆碗筷,一边兴高采烈地说起家乡的一桩桩新鲜事。我仿佛看到一幅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那些从不向生活妥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靠勤劳双手书写着从贫困走向振兴的感人故事感染着我……
手里有石榴的人,生活很甜,心里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