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说说监利早酒

  □ 李珍文

  监利早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监利县城滨临长江,旧时有很多码头,渔民为了捕捞之便,都聚居在码头周围。码头工人每天进行繁重的体力活,为了抵御晨间的寒气和增强体力,他们和渔民会在清晨喝上一杯热酒,以驱散江边的严寒,干活更有力气。久而久之,这杯“清晨的热酒”便成了监利美食中的早酒。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饮食习惯不再局限于工人和渔民,而是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成为监利社会的一部分。早上酒一盅,整天兴冲冲。朋友、同窗三五成群,围坐于餐桌旁,喝酒聊天,叙旧话新;家人久别重逢或节日团聚,畅叙亲情;外地友人造访,监利早酒成了平常百姓宴请的时尚。

  监利的早酒店、摊一般不会出现在正街,正街上的生意门面只允许开设超市、销售电器、服装、珠宝、文具书籍、医药等清净的行业店铺。监利早酒店铺、摊点都出现在小街窄巷或菜场边缘。一间陋室,几张矮桌,几条长凳或几把歪歪斜斜的椅子,便成了早酒店设施的全部。

  酒香不怕巷子深。无论寒暑季节,每天凌晨5时左右,早起的行人便三五成群地穿梭在霓虹灯下,陆陆续续地奔向小街陋巷,只为抢到早酒店的正座。殊不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来到早酒店,室内早已座无虚席。众多男女老少已经喝得酒酣耳热,不亦乐乎了!

  还好,大凡喜欢喝早酒的食客并不挑剔,既然座上早已客满,那就拣摊铺的外墙角坐定。檐下即大堂,只要酒香菜美,同样可以酒醉饭饱乐逍遥。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色吃食,老顾客会轻车熟路地点起餐来。而初来乍到的食客往往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看这也好,那也好,拿不定主意,不知点什么下酒菜才好。这时机灵的店伙计会像做广告那样,向你推销各种美食的材质、做法、味道,甚至历史渊源,让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去品尝,去体验。

  当你坐定后,立马杯盘碟盏次第上来,将小小的桌面铺得满满当当。腌红辣椒、鲜鱼片、鲜鳝片、鲜肉糜、各色卤菜、爽口小菜,配着白瓷碟儿,倒也好看。桌子中间摆着四个粗瓷大碗,大碗中装着热乎乎的高汤,下面垫着浅口碟子。

  再看看满桌生鲜,怎么不见火锅? 正满心疑惑,店家来了,拎着个酒精瓶子,像玩魔术似的往四个粗瓷大碗下的碟子里注入液体酒精,再将酒精碟紧挨在一起,拿起桌上的竹筷略沾酒精,火机一闪,点燃竹筷,插入碟里,蓝色的火苗“刷”地串遍碟子,引得食客一声惊呼。

  喝什么酒呢?是茅台酒,还是泸州老窖?此情此景,这些昂贵的酒根本不接地气。店主人说,在监利的地盘喝早酒当然要监利本地出产的酒,监利粮酒、程集酒,近年还有“毛市佬”酒问世,不是应有尽有吗?就是街边酒铺打的散酒也行。酒的度数有高低,食客们的酒量有大小,大家各尽所能,酒量大的喝白酒,不胜酒力的以啤酒、饮料代之,这样,才能掀起喝早酒的气氛。

  锅里生鲜未熟,酒杯先端起来,仅以花生米、小碟菜下酒,算作铺垫。谈笑间,蓝色的火焰窜起一碗多高,声势骇人,不一会儿就将粗瓷大碗里的高汤烧开了。鱼片鳝片肉糜也相继熟了,食客将肉糜汤盛入碗里,汤色清亮,肉糜雪白,喝一口,爽了唇齿,浸了味蕾,味道鲜美的监利早酒美食,让大家称赞不已。

  早酒场面渐入佳境,霓虹灯映在喝酒人脸上红彤彤的,形似烧酒上头一般。若是夏天的早上,有些男食客干脆赤膊上阵,也顾不了在场有女士,顾不了讲文明。餐桌上谈笑风生,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食客们正在兴头,喝的手舞足蹈,唱起了《喝酒顺口溜》,“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这些顺口溜富有节奏感,都是酒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酒桌上的欢乐气氛。体现了中国人对酒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通过喝酒来增进感情的传统习俗。

  喝酒聊天,时间飞逝,直到日上三竿,小街窄巷里的早酒兴味才渐渐淡去。食客喝早酒后很少吃米饭,来一小碗面条,几笼“毛市佬”的小笼包,几个监利团子足够了。有食客说,早酒从凌晨四五点喝起,最晚到中午十一点左右才结束,悠闲得很呢!又说,监利是个慢生活的城市,所以早酒才长盛不衰。

  其实,监利早酒又何只在城区呢,乡下小集镇上也不乏“早酒”现象。毛市镇卸市老街是明、清时的遗存,小街东头有一家“毛市佬”早酒店,每天从晨曦初露开始,店内外陆陆续续地坐满了喝早酒的食客。老板王宝高在外闯荡做包子近20年,是中国面点师之乡——毛市镇3万多名外出创业者之一。1999年,王宝高返乡创业开始经营“毛市佬”早酒店,一干就是十几年。王宝高精通厨艺,无论是火锅还是煲仔,抑或是卤制品还是现炒菜,色香味形都能得到食客们的青睐。店内最具特色的美食是鳝鱼面。一碗鳝鱼面,二两监利酒,馒头包子“毛市佬”,绝配早酒三个宝。活蹦乱跳的鳝鱼,有的购买于附近的养殖专业户,有的是村民捕捉的野生鳝鱼卖给店子的。鳝鱼面制作精致,从杀鳝鱼、洗鳝鱼、切鳝丝到调料的配置、下锅爆炒,王老板都是操作自如,技艺娴熟。三三两两的食客,吃鳝鱼面条,品监利粮酒,尝“毛市佬”包子馒头,有时还添上几个“卸甲河糖饼”,谈笑风生,海阔天空,真是快活如神仙。“毛市佬”早酒是监利早酒的重要部分,其热闹的生意场景,已然成为卸市老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监利的早酒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早酒,由此使得早点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监利早酒不论身份地位的高低,从达官贵人到凡夫俗子,都在早酒摊前聚首。在监利喝早酒,就和广州人喝早茶、武汉人吃热干面一般,成为监利的一张特色名片。监利早酒以它独特的文化内涵,留住了乡愁。一杯监利酒,一口家乡味,一份思乡情,远在天南海北的游子,对监利早酒无不情有独钟,梦牵魂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