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第A006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张飞田

  张飞田,位于闸口镇观东片至麻豪口镇江南片之间的5个村范围内,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即三国时紧邻陆逊湖畔的一片沼泽地,当时被叫“芦花荡”。为什么这其中有地名叫“张飞田”呢?这是吴蜀为争夺荆州而两军对峙产生的一个地名。

  东吴派水师在陆逊湖训练,对荆州虎虎眈眈,刘备岂能视而不见,于是针锋相对。军师孔明立调猛将张飞,提兵距陆逊湖水师20里处扎寨,严密注视东吴兵动向。东吴兵因时机不成熟,没有进攻。张飞也就严阵以待。陆逊训练水兵,张飞就操练陆军。峙日时久,诸葛亮又传令张飞一边练兵对阵,一边垦荒屯田。为执行军令,张飞以身示范,带头下地,精耕细作,因此他种的两亩多田产量很高。一次,张飞巡查部下屯田情况,发现两个士兵懒耕贪玩,田荒草厚。张飞大怒,召集众将士训话,严令全军要做到操练屯田两不误,并当众痛打了那两个士兵一顿,从此将士们屯田再也不敢躲懒了。后人们就把张飞种过的这块田叫“张飞田”。

  公安县是鱼米之乡,县内有一种历史悠久的粳米,叫芦花荡大米。据传三国时,吴军部督周瑜战败经芦花荡时,被早已埋伏的蜀将张飞截住,杀得狼狈不堪。百姓为给张飞庆功,特敬当地大米慰问。此米煮熟后香甜可口,口感极佳。张飞食后,顿感精神抖擞,疲劳全消。便将此米敬献刘备。后来张飞屯兵种植的就是这种稻米,群众叫这米名为“芦花荡大米”。近年观东毕垱村的农民对这一即将失传的名产,经过精心培育,使其重获新生,发展很快。此米粒长饱满,腹白小,透明度大,胶质率高,营养丰富,食之可口,易消化,健脾胃,老少皆宜,实为米中佳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