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第A010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数字赋能监管 智能守护民生

  本报讯(通讯员洪融宣)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湖北洪湖市以“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改革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全域、全时响应、全程监管的劳动保障智能治理体系。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有效破解了传统劳动监察的时空限制,更以数字化转型重塑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洪湖市打造“扫码即达、触屏可办”的立体化维权网络,通过整合省级监管系统与市级工程监管平台,在全市范围布设欠薪举报二维码矩阵,开通24小时维权专线,形成“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维权通道。2024年累计受理各类欠薪线索1256件,实现100%闭环处置。

  “感谢政府部门,这么快就帮我追回了工资!”在洪湖市某建筑工地的李师傅热泪盈眶。2024年7月,李师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了扫工地告示栏张贴的欠薪举报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洪湖市根治欠薪工作专班迅速核实后,立即联系相关企业,仅用3天就追回李师傅被拖欠的3个月工资,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指尖维权”的高效便捷。

  依托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法院、公安、住建等11个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起覆盖0.96万农民工的动态监管网络。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分析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关键数据,成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防火”的治理转型。

  “某某工程项目的人工费用尚未拨付,请迅速采取措施处理……”湖北省洪湖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张勇接到来自湖北省根治欠薪信息系统的预警后,迅速通过系统查找项目联络人信息,并对其发出预警短信:“贵公司存在未按时拨付人工费用的行为,特此责令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随后,依据部门联动处置机制,洪湖市人社局与住建部门协同,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提醒其及时进行整改。三天后,洪湖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与洪湖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上门督导检查。建设单位迅速依照相关要求提交了转账凭证,并汇报了整改情况。通过短信预警、电话提醒、现场督导“三步走”,仅用5天就促成200余万元人工费用及时拨付,将欠薪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洪湖市创新研发的监察笔录文书系统和电子登记共享簿,将案件办理周期缩短40%。通过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对重大欠薪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办理劳动纠纷案件176件,移送司法案件50件,通过监管账户代发工资90万元。某装饰公司因拖欠工资被纳入失信名单后,主动联系监管部门清偿欠款,切实维护了32名工人的合法权益。

  “智慧监察”体系带来的不仅是监管效能的提升,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通过推行“云端办案”“掌上调解”等创新模式,企业合规成本降低30%,劳动者维权成本下降45%。洪湖市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感慨:“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用工备案,系统还会自动提醒合同续签,既规范又省心。”

  洪湖市将持续深化“智慧监察”体系建设,推动劳动保障服务向“无感智办”升级。通过打造全省领先的数字化治理样板,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让每位劳动者都能在洪湖这片热土上安心奋斗、体面生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