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第A006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为什么与齐、宋、晋争霸中原是楚成王的大业

  □ 余大中

  楚成王熊恽,是楚文王熊赀和息妫的次子,楚堵敖熊艰的同母之弟。熊恽弑杀其兄、成功夺位,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26年在位47年。楚成王的主要事迹,是与齐国、宋国、晋国等争霸中原,大致上分为四个阶段。

  其一,奠定基础阶段

  楚成王即位时,施行仁德,给予恩惠,与诸侯修复关系,派人向周惠王进贡,周天子给他赏赐祭肉,定下了“镇守南方、平定夷越、不犯中原”的规矩。熊恽刚经历了君位之争和子元之乱,政局渐趋稳定。先后十余年,楚成王无力外顾。然后,根据周天子的规矩,平定夷越,开拓疆域,“于是楚地千里”(《史记》语),奠定了北上争霸的坚实基础。

  其二,楚齐争霸阶段

  当时,齐桓公气势正盛,横行中原,号称“侯伯”。楚齐之争,源于中原腹地且亲齐的郑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57年,楚国连续三年伐郑,为了救郑防楚,齐桓公连续三次与中原各国会盟。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军队,打败了蔡国,然后挥师突入楚境。楚成王派大夫屈完为使节,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答以“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洒”和“昭王南征而不复”为由,屈完承认未进贡包茅之过,但对周昭王南征不复,则予以驳斥。齐桓公不听,仍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楚成王也不示弱,亦率军迎战,迫使八国军队退驻召陵。到了夏天,派屈完再去交涉,齐桓公让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检阅:“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毫不畏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权衡得失,只得与屈完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但后来,楚国仍然灭亡齐国的弦、黄、江、英等盟国,楚齐争霸处于各有胜负的胶着状态。直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后继无人,霸势转衰,楚国后来居上。

  其三,楚宋争霸阶段

  公元前643年,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楚成王凭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拟将自己的势力渗入中原。楚成王与宋襄公开始争夺中原霸主。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约楚成王以及陈、蔡、郑、许、曹等国君主在盂地会盟。就在会场上,楚成王突袭,擒获了宋襄公,并挟宋襄公而进攻宋都商丘,宋军坚守,数月未能攻下。在鲁僖公调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释放了宋襄公。宋襄公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弃争霸之心,次年夏,联合卫、许、滕三国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采取攻宋救郑策略,宋襄公遂由郑国撤军回国迎战楚军。宋军先在泓水北岸布阵,处于有利态势,但宋襄公恪守“不列阵不开战”陈规,在楚军渡河及渡河后尚未列阵之时,没有乘机出击,待楚军从容布阵后才下令攻击,以致大败,宋襄公重伤,不久去世。“泓水之战”使楚成王成为“势盛一时的中国霸主”(魏昌《楚国史》语)。

  其四,楚晋争霸阶段

  起初,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经楚国,受到热情招待。楚成王问他:“你将来回晋做国君,如何谢我?”重耳说:“如我真能返晋做国君,若我们两国不幸要打仗,我就退避你三舍。”后在秦国帮助下,重耳果真回晋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公元前632年,楚国攻宋,宋国向晋求救。最终,楚国令尹成得臣率师与晋军对峙于城濮。晋文公退避三舍,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诱敌计,导致成得臣上钩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城濮之战”是楚成王争霸道路上的严重挫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