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郢闲人
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文旅市场一片火热,湖北凭借丰富文化资源和多样旅游项目成绩亮眼,荆州更是成功实现文旅“开门红”,为荆州下一步的 文旅发展提供了 宝贵经验。不过,这惊艳开局究竟是长久高光的开端,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一现? 这已然成为荆州文旅亟待思考与解答的关键命题。
荆州能在此次春节文旅大战中突出重围,深挖特色文化功不可没。楚文化的神秘浪漫、三国文化的波澜壮阔、民俗文化的烟火气息,都被巧妙融入到春节文旅活动当中。在楚王车马阵,楚风击鼓迎新、楚风巡游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领略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荆州关帝庙举办“荆韵贺岁,关帝祈福迎新春”,传承三国忠义精神,为游客带来独特祈福体验。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性呈现,不仅精准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体验需求,更让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旅游产品创新上,荆州各景区结合蛇年元素营造喜庆氛围,推出34项主题活动。荆州方特的星河龙灯秀、非遗百戏嘉年华,荆街的首届非遗彩灯艺术节暨新春庙会,荆州海洋世界的“深海芭蕾舞”、水下舞狮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表演巧妙融合。同时,荆州开展154场次文化惠民活动和160多场次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让市民和游客在文化场馆与体育赛事中尽享年味。
值得一提的是,荆州13位文旅局长组成的CP团贺岁巡游活动别具一格。荆州市县两级文旅局长组成的“CP团”身着华丽的古装,扮演芈月、楚庄王、屈原、李白等历史人物,带领着百名汉服爱好者从荆州张居正街出发,沿荆州古城外环巡游,成为荆州文旅宣传的独特风景线,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传播度。
荆州文旅的成功离不开宣传推广。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以及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聚焦荆州,提升了荆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感受其文旅魅力,让荆州的年味和文旅特色得以广泛传播。其中,1月27日,中国新闻网《中新视频》就报道了荆州古城城门悬挂巨幅春联和荆州文旅局长CP团贺岁巡游场景,进一步扩大了荆州文旅的影响力。
荆州文旅的春节活动收获诸多好评,从“战国袍”火爆全网,到荆州古城、方特东方神画等景点的精心打造,荆州正逐步形成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文旅IP。这些IP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荆州文旅的独特名片。
不过,荆州文旅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游客反映,景区游客增多时,服务质量下降,工作人员不足,咨询难得到准确解答,个别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旅游接待设施也有短板,餐饮、住宿选择少,部分住宿卫生条件差。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堵、停车位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下一阶段的荆州文旅的的发展,是高光还是昙花? 破局关键还是要有高站位的旅游发展建设规划、创新型的旅游运营模式、全方位的旅游资源整合、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质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要持续加快古城小样板建设,活化利用东门片区宾阳楼、张居正街“一楼一街”,西门片区荆州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一馆一中心”,有序推进楚文化博物院、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
要深入实施荆州简保护传承工程,进一步加强荆楚文化研究阐释;加快“中国明清城墙”“东周列国都城”“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高水平办好第二届楚文化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进古城5A创建;加快方特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构建形成以荆州古城为龙头,以纪南文旅区、大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打造名副其实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同时,要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引客入荆”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精心打造“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大美荆江”等文旅IP。一堆的事情,还等着我们来一一完成。
可见,荆州文旅的文旅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2025年春节假期的旅游市场的成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下一步的文旅发展提供了经验。但我们还是要正视问题,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不断改进完善,持续发挥优势,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为游客带来更优质文旅体验,推动荆州文旅产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