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融合提质 点燃“先锋文旅”战斗力
曲调婉转,舞步翩翩。去年冬季,“知音湖北·四季村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专场惠民演出走进荆州区弥市镇里甲口村,以“冒热气”的表演形式、“聚人气”的惠民服务,为村民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讲出乡音、唱响乡情、舞动乡韵。《我的江汉大平原》《我们共有幸福的家》等节目用灵动的舞姿“秀”出美好生活,《古风古韵荆州城》《云与海》则以嘹亮的歌喉唱诵新时代。
让群众唱“主角”、站“C位”,市文旅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体育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四季村晚”“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社区运动会”等主题生动诠释“党课进基层”,贯穿全年、覆盖全市近4000场系列惠民活动声声入人心,服务群众,唱响主旋律。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文旅局以“先锋文旅”为载体,探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精细化与品牌化建设,激发党员内生动力,点燃文旅发展引擎。
在“党建+公共文体服务”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对30个基层文化广场提档升级,扶持38支社会文艺团队,建成全民健身工程158个,全民健身路径721个,中心村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
在“党建+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组建工作专班,打造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激励党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金争取上奔跑奋进、担当作为。2024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和拟新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近300亿元。
在“党建+文化惠民惠企”方面,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搬到文旅企业一线、文旅项目建设现场、乡村振兴联系点、共同缔造示范点,累计协调解决“三个清单”问题107个。2024年,荆州市规上文化企业达到186家,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排在全省第3位。
强基提劲 培育“活力文旅”执行力
《荆州城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2024-2045)》《楚纪南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鸡公山遗址保护规划》……万籁俱寂处,市文旅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孙凡埋首于一摞摞文件中,为推动荆楚大遗址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挑灯钻研。
“作为文旅干部,就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斗争、能打硬仗。”锚定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孙凡深度参与实施荆楚文化研究阐释传播、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等“十大工程”,抓好“东周列国都城遗址”“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十件大事”,在实践中探索荆楚文物保护利用的多元路径。
去年2月,孙凡因“在主攻‘四大功能目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市委、市政府嘉奖。
搭平台、建平台、摆擂台。近两年来,市文旅局积极培育锻造讲政治、肯担当、能自律的党员队伍,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组织全市文博、艺术、体育、旅游等领域专业人才,全面参与到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楚文化节、荆州马拉松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筹备、组织、服务工作,让人才实战在一线;
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参加省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首届宜荆荆都市圈导游(讲解员)大赛、长江读书节第四届讲书人大赛等赛事活动,在大赛中锤炼专业技能;
实行跟岗学,分批次将年轻干部安排到各科室“轮岗”,通过老同志“传”经验、“帮”工作、“带”队伍,指导年轻干部提升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近两年,市文旅局机关有25人获市级以上表彰。
党建引领汇聚发展合力,文旅融合释放全域动能。当“一抹红色”氤氲在秀美的湖光山色中、厚植在深远的历史岁月里,荆江两岸始终澎湃不竭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