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05日
第A007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澄清错误认识 廓清思想迷雾

  □ 王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决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廓清思想迷雾,进一步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指出,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握好战略和战术的辩证关系,坚决同反腐败斗争路上的各种错误认识、思想言行作坚决斗争,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种错误认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敌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同时,一些认识不深刻、不到位、不清醒的谬论杂音在暗流涌动,形成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思想“雾霾”,必须坚决予以廓清。

  一要警惕“节点拐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现在打枪,暂且低头。”具体来说,就是有的人认为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老虎”纷纷落马之际,无数“苍蝇”“狐狸”被拍被抓,进入可以缓一缓的“节点”或“拐点”,甚至认为已经达到“临界值”,反腐将从以治标为主转向以治本为主,从而放缓对查处腐败分子特别是“打虎”的节奏。显然,这是对反腐败斗争性质的认识出了偏差,也是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严重低估了党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态度。从实践来看,反腐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老虎”“苍蝇”生存空间一年比一年小,制度的笼子一年比一年扎得紧。党中央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不畏浮云遮望眼,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越往后越严,反腐绝不会中场休息。

  二要警惕“影响发展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有的人认为当下重拳反腐影响了经济发展,加上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导致群众消费意愿不高、需求萎缩。甚至还有人抛出“经济要上,纪律要让”“反腐倡廉,大家赔钱”“物价涨得快,工资涨得慢”之类的陈词滥调。这种“影响发展论”是对反腐败与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关系的曲解,也是对反腐败价值目标的否定,更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居心叵测、混淆是非,妄图继续钱权交易的借口。从宏观视野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与反腐败没有因果联系。相反,大量事实证明,腐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蛀虫,是破坏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定时炸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三要警惕“不愿干事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具体来说,就是有的人认为党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把决心下到底,有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习惯,认为纪委监督太严,“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索性“不干不错”,面对任务左躲右闪,“表态”很积极,“表现”很懈怠……此类现象反映了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党中央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所作的巨大努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历史的和现实的正反面经验都充分证明,在指导思想上不绷紧从严治党这根弦,结果必然是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纪律废弛,贪腐成风。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它的先进性、纯洁性所要求的。如果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尽管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四要警惕“权力角逐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具体来说,就是有的人仍然秉持“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认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腐败分子都是没有政治背景或“保护伞”的人,特别是高级别官员肯定不会轻易落马,落马肯定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是不同派系之间的政治博弈,是一种铲除异己的“选择性反腐”。这是对反腐败斗争性质的错误认识,极为荒唐,甚至是别有用心者的肆意歪曲。行动是最响亮的证明,从“打虎”不封顶设限到“拍蝇”不手软,再到“猎狐”不止步,“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大力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要顺应人民要求。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五要警惕“腐败难治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但有的人却片面地认为,反腐败仗再怎么打,也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毋庸讳言,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已经进入深水区,个别地方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某些单位甚至出现“前腐后继”、被“一锅端”。但以此就推测“腐败难治”,则是无凭无据、罔顾事实。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党内政治生态气象更新,反腐败斗争巩固了“胜势”,但还没有形成“定势”。特别是腐败这个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尚未完全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彻底根除。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深化正风反腐,以除恶务尽的战略定力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于“反腐难治论”的错误言论,不仅要说服教育,更要用反腐败实际行动和成效予以坚决反击。

  坚决澄清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各种错误认识,廓清阻碍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迷雾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净化思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思想认识“总开关”不拧紧,必将引发行动上出轨越界。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彻底予以澄清。一方面,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绝大多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关键少数”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常拿党章党规党纪“扫描”自己思想有没有蒙尘,初心有没有褪色;常用群众急难愁盼、先进典型“对照”自己差距在哪里,使命有没有忘记,行为有没有跑偏。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不断靠前监督。反腐败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相反还是“助推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立足职责定位,围绕沙市区委2025年奋斗目标“建设示范区、勇当领跑者、谱写新篇章”,以更严标准加强作风建设、以更强决心查办腐败案件、以更大力度深化体制改革、以更实举措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另一方面,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区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一手助抓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一手抓正风肃纪反腐,为沙市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廉动力”。

  三是强化综合效果,不断争优创先。在深化改革新征途上,跌跟头、犯错误在所难免。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好政策策略,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对犯错误的干部有针对性地做好关爱回访、思想教育等工作,最大限度教育人挽救人,实现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另一方面要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特别注重激励党员干部勇于跳出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涵养“大我”格局,追求“无我”境界,用肩上的使命职责去唤醒胸膛里的热血激情,不做“躺平”者、勇做奋斗者,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活水”。

  (作者系沙市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