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05日
第A007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对策

  □ 易紫薇 唐秋宝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念和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都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自媒体技术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筛选性、主体的权威性、内容的感染力、结果的实效性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在和外在亲和力有机统一的过程。提升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准确把握教育目标新定位、教育主体新境界、教育内容新内涵、教育话语新表达。

  准确把握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定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得更大的话语自主权、选择自主性。他们在想要成为什么样人的人生选择上,更加多元和开放,但在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的问题上,单单依靠他们自身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高校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将青年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纲要》强调,要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握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和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锻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

  持续提升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新境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教师。高校要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建设一支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干部、专职辅导员、媒体宣传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相关企业专家、学生骨干等在内的自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对校内各自媒体平台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校园舆论导向的可控和正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校园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自媒体时代特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媒介素养、情意素养,树立正向的教学理念和职业自觉。

  深入拓展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内涵。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持久性的根本保障。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观念,因此高校需要打造主流化、创意化、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握好“方向盘”,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有理、有趣的传播内容,在玩中学,在学中觉;守好“主渠道”,构建德技并修大课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导向,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高校教育特点的,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政教学资源与价值元素;建设“新动能”,借助自媒体平台,充分研判和及时应对大学生社交群体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从需求侧的角度完善供给侧的改革,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

  积极探索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表达。自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各类网络热词此起彼伏,此类贴近生活、极具吸引力的新语境和新表达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时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话语表达的解释力和吸引力不足。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用当代大学生听得进、听得懂、好理解、能接受的新表达。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一批理论性强、但话语表达新颖的节目,如《马克思靠谱》《马克思是对的》《思想耀征程》《中国正在说——大道之行》等,通过短视频,结合微课堂、微宣讲等多元形式,引入“开放麦”脱口秀、邀请B站知名知识UP主等方式,受到青年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完美契合了网络化传播的特征,引发学生的共鸣,达到了不错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高校在自媒体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