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思明 孙颖
春光渐暖。在荆州高新区梅槐社区,农民们在田间忙碌,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粮食作物种植基础好,备受村民青睐。”荆州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水稻播种面积预计达12000亩,3月中旬进入种植高峰,5月中旬可全面开展中稻移栽。
抢抓农时季节 夯实粮食“耕”基
“种子早就备好了!”金双村一位农户说。太湖农资门市部货源充足,离家又近,他提前一个多月就买好了种子。在太湖港街道工作人员指导下,他还购买了农业保险,参加农技培训,“今年也会是个丰收年!”
2月以来,太湖港街道及各社区党员干部在日常入户走访基础上,重点深入农业企业、种粮大户家中,零距离宣传强农惠农政策,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创新宣传方式,提升蔬菜大棚、小龙虾、水稻、玉米等农业保险参保率,力争覆盖80%以上农户,为农户撑起保护伞。
除了备春耕,田间的小麦、油菜等作物也长势良好。今年,太湖港有小麦种植面积8060亩、油菜种植面积4600亩,街道已组织农户完成一轮病虫害防治,为稳产增收打好基础。
街道还举办农技培训班2期,组织70余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学习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设施农业 推进特色种养
在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全区特色种养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据统计,全区有蔬菜在田面积13623亩,其中大棚蔬菜6526亩;小龙虾养殖面积4256亩;甲鱼养殖面积874亩,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为发展特色种养,高新区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灌区项目建设,梅槐社区2000亩、新凤社区3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太湖港灌区新建扩建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并力争在2025年汛期前完成红卫渠、港南渠等渠道机耕桥重建、泵站改造及渠顶道路硬化任务,确保农业项目不误农时、水利设施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