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0日
第A003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大显身手正当时

  (上接第1版)

  以点带面,全域推进。2024年,全市新增备案评价机构17家、总数达81家,开展技能等级认定2.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万人,1万多名职工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晋升技能等级。

  架梯搭台铺路 送技能人才快速出道

  6年,成为湖北省荆楚工匠;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年,摘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数控车床工孙野用不到10年时间,从初出茅庐的大专生成长为主任技师。他的成长进步,绕不开技能竞赛。

  2012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孙野在公司和师傅鼓励下参加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在备赛的2个月里,他全身心投入,白天反复操练技能,夜晚挑灯研读理论,最终斩获第5名、银奖的好成绩。

  一次竞赛、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次蜕变。2015年再次参赛,孙野一举夺魁。

  技能竞赛的杠杆效应,在生产线上加倍释放。13年间,孙野和同事们躬耕一线,一次次刷新行业记录,助推荆州石油石化装备产业“拔节生长”。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明涛,年轻时也是竞赛场上的佼佼者,但如今,他多以裁判员身份登场。

  “连工具都不带,你打算用手拧吗?”“先拆了这个,剩下的零件可就没法拆了。”风趣又犀利的话语既是点评,又像是教诲。从业27年的王明涛,经手的零件不计其数,面对年轻后辈提出的问题,总能将技术要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像王明涛这样认真负责的裁判,在全市技能大赛中比比皆是。名师传经送宝,让比赛不再局限于技艺的较量和名次的角逐,更让匠心火种代代相传。

  扶上马,再送一程。目前,我市共创建280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名师带高徒,释放人才“乘数效应”——

  在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谭要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王秀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出1名荆州工匠、5名荆州能人、10名荆州技术能手,取得创新成果100余项,创新成果转化60余项;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董兴望创新工作室,多人获市级技能比赛冠军、市五一劳动奖章,7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创效金额达千万元……

  荆江两岸,越来越多职工靠技能“出彩”。

  “能级工资”协商 让“技能饭”吃得更香

  去年5月,监利市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里,一场有关2000多名职工切身利益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引发企业方和职工方热烈讨论。

  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是湖北省第二批十大劳务品牌,签约入园企业104家。然而,由于企业密度高、工资待遇缺乏统一标准,园区技术人才和普通工人流失率达20%以上。

  该市铝业行业协会和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工会联合会经过多次沟通、3次预协商,成功召开集体会议。

  “监利菜太辣了,我们班组广西人多,真的吃不惯。”湖北南桂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维修班赵世登是广西人,2018年来到监利,工作早已得心应手,就是胃始终“水土不服”。

  从衣食住行到晋升通道,企业行政方与职工方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协商。在“技高者得高薪”共识下,双方就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能级工资制度、职业保障制度、免费食宿等达成一致,签订了《监利市铝业行业集体合同》。

  “我们来对地方了!”去年底,赵世登所在的班组获得“湖北省工人先锋号”、集团“优秀团队”,按照协商约定,公司分别奖励班组3000元、5000元。

  职工心安,企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2024年,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产值达80亿元,今年预期目标将超百亿元。

  对唯思凌科公司总装车间主任惠国新来说,2024年同样收获满满:改进的机器为公司节省服务费50万元,手工打磨修配、研磨配做的关键部件为公司创收500余万元。年底,恒隆集团授予惠国新总裁嘉奖,奖励1万元。

  通过健全完善技术工人薪酬分配制度,我市240余家百人以上企业将薪酬待遇与技术技能、学历学位、荣誉贡献挂钩,让“技能饭”不仅端得牢、更吃得香。

  “我们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产业工人机会无限、大有可为。”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松滋市专场)示范宣讲活动上,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劳模刘圆圆的一番话深入人心。

  接续绘蓝图。1月21日,省总工会、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域。

  风来潮起,自当扬帆破浪。新征程上,荆州将在“产改”大潮中奋楫笃行,以“伞”型工作格局,书写“劳动创造幸福”更加生动的时代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