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1日
第A00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优化配置资源 让教育之路洒满阳光

  3月9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言章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我市学位建设、学校布局规划等内容,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今年拟新增学位9300个

  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市教育部门连续几年将学位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徐言章介绍,2021至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9所,增加中小学学位5.1万个,其中中心城区20所、新增学位2.25万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4所,增加幼儿园学位1.84万个,其中中心城区18所,新增学位3874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2020年的76.73%提高到2024年的91.3%,提高了14.57个百分点。

  2025年,我市继续实施公办学位扩充计划,将学位建设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拟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7所,新增学位9300个。

  随着学位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各地各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近几年城区学位紧张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入学的需求,有力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加城镇学位供给 合理布局乡村学校

  在学校布局规划方面,徐言章介绍,主要统筹“总量和结构、优质和均衡、趋势和节奏”关系,要建立健全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等因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增加城镇学位供给,合理布局乡村学校。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优先在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和公办资源不足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在中心城区、县城和人口集中乡镇布局建设一批可长期保留的寄宿制学校。

  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仍有生源的地方保留或设置必要的教学点。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仍然是重点任务,将强力推进沙市教育幼儿园荆江之星分园、公安实验幼儿园御景学府小区配套园、松滋市文林华府幼儿园等小区配套园建设,再增加一批公办园学位,确保到2027年我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同时,继续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如沙市二中太岳校区、江陵县第三初级中学、洪湖城东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学的需求。

  高中阶段加强城区高中建设。优先支持在教育基础薄弱、人口净流入地新建高中。在人口较多、产业较集中的发达乡镇或县域副中心镇保留必要的高中。有序推动距县城较近、乡镇人口较少、办学条件较差的乡镇高中向县城迁建。目前,我市已有三所高中启动搬迁进城,分别为松滋市城东高级中学(原松滋市第四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公安县第三中学,均正在施工中。力争今年内完成松滋市城东高级中学(原松滋市第四中学)和公安县第二中学新校区建设。

  编辑观点:

  教育是千万家庭的幸福密码。今年我市将新增9300个学位,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政府托举希望的温度。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版图正在织就智慧网格,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遇见好学校。

  当优质教育资源如水银泻地般浸润每个地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林立,更是千万个家庭绽放的笑靥。教育公平的阳光,正照进每个学子的未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