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荆文静 通讯员黄恳廷)近日,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出炉”,聚焦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创新社会事务工作、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夯实民政基层基础等七个方面,明确各项重点任务。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市民政部门将加大统筹力度,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智慧助老”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敬老月”、中老年人才艺大赛、老年阅读等活动,引导、支持更多社区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高质量完成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持续深化特困供养机构改革,打造社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20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改造提升16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推进县级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18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3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对养老服务机构实施“立体监管”。
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上,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调整2025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调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积极发展服务类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探索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新举措。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畅通各级救助服务热线,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
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上,深入推进落实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认真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以及适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免费学历教育项目。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实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积极争取开展“强心计划”“童伴妈妈”“爱佑新生——病患孤儿医疗救助服务探索”等项目。持续推进“精康融合行动”,力争县市区承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全覆盖。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到主动受理、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制度。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工作评价,更好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功能障碍群体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此外,今年全市民政部门将创新社会事务工作,推进公益性安葬设施覆盖所有县(市、区)城区和乡镇中心村,积极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减项降费优服务工作。实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家庭辅导服务,稳步推进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婚姻登记电子证照应用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把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城市园、景区等标志性意义场所,带动“甜蜜经济”发展。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深化地名信息成果应用,全面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快速推进荆州市精神卫生福利设施项目、荆州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养护中心项目建设,促进民政项目早投用早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