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第A004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让“春天的事业”更温暖

——市残联以机关党建品牌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纪实

  (上接第1版)

  “红色引擎”驱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市残联为789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为6789人次0至14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救助服务,免费为2.45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4.87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7.27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红线”串起“爱心”凝聚各方力量敲开“幸福门”

  “正准备去更换残疾证,志愿者知道了,立马就帮我跑腿代办了。”监利市棋盘乡响水村的张奶奶高兴地说。

  2023年暑假期间,市残联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医心向党”志愿服务队联合举办“青春助残·与爱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士及其家庭送去关怀和帮助。

  当前,我市共有36万名残疾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4.6万。而市直残联系统有20名在职在岗干部,其中,党员15人。20人如何服务好全市如此庞大的残疾人群体?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做细‘党建+残建’,积极融合各方资源,带动全社会参与,办好残疾人急难愁盼。”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长青说。

  ——横向延伸。市残联通过与政协、人社、康复机构、学校、社区等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深度链接社会力量,凝聚起党建引领下的全方位“助残筑梦”服务合力,形成网格化、全覆盖帮扶工作格局。

  2024年,市残联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长期、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认识和关注。

  ——纵向推进。全市8个县市区成立残联,126个乡镇(街道)、1880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残协,并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基层、将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

  ——广泛发动。2024年,市残联共培育40余个助残志愿组织,志愿者人数超1400人,提供3200人次助残服务。

  一根“红线”串起万千“爱心”。近两年,全市共有617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1525人。通过“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走访用人单位107家,拓展适合残疾人的就业职位124个,助力全市37791名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群体更好走进社会。

  红心与爱心双向奔赴榜样引领残疾人傲雪迎霜

  大荧幕上,放映着红色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台下,坐着近百名残疾人。

  这场“传承红色基因 点燃爱国情怀”红色观影活动,是市残联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号召残疾人感党恩、跟党走,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每场活动,还邀请自立自强的残疾人模范典型交流分享,让残疾人心手相牵,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电影交流环节,肢体残疾人尹胜说。

  尹胜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不能正常行走。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一步步将创办的海绵厂做大做强。个人成功后,他开始热心于残疾人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我们不仅要自立自强,还要反哺社会,帮助更多的人。”尹胜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深共鸣。

  在“党建赋能残无碍”的品牌标识上,鲜红党旗飘扬向上,象征党建引领;梅花的标识外形,象征残疾人顽强拼搏的品格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

  如今,荆州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循着红色灯塔,提灯前行,成为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红色合伙人”。

  张长青表示,将以“党建赋能残无碍”为载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托养、教育就业等重点工作,让残疾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切实解决残疾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