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歌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文学视角挖掘荆州深厚的楚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脉络,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促进文学与地域特色的融合,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助力文旅融合,通过文学传播提升荆州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地方发展双赢,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动力。
首站,作家们来到张居正故居。这座古朴典雅的仿明清四重院落,见证了明朝重臣张居正波澜壮阔的一生。
踏入故居,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大学士府、纯忠堂、捧日楼、文昌阁……作家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眼见证张居正如何以一己之力,推行改革,力挽狂澜,为明朝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他们细细品味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心中充满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敬仰与感慨。展柜里一方张居正当年使用的砚台,边缘已磨得圆润,墨渍渗入石纹,仿佛凝固了无数个秉烛夜读的瞬间。上海女作家王蓉俯身细看,对随行记者感慨: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像针线,将千疮百孔的财政缝合成完整的布匹,可惜后人总盯着针脚的瑕疵,却忘了布料本身有多坚韧。”此时,窗外雨声渐密,庭院芭蕉叶上滚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涟漪。
离开张居正故居,作家们登上宾阳楼。这座位于荆州古城墙上的古建筑,是俯瞰荆州全城的最佳位置。
站在宾阳楼上,极目远眺,烟雨蒙蒙中的荆州古城更显古朴庄重。远处的长江银带蜿蜒,为这座古城增添几分灵动与生机。182斤重的镔铁关刀、城墙文字砖、布满苍苔的古墙,隐藏着兵者诡道的瓮城、刘关张诸葛亮赵云的塑像令作家们驻足,有人顺口吟咏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边立即有人对曰:浩荡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歌未竞,笑声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作家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更将这份感动深深镌刻在心底。
随后,作家们走进荆州博物馆。这座承载着荆州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所在,是作家们此次采风之旅的重中之重。
博物馆内,虎座鸟架悬鼓、虎座飞鸟、虎座立凤,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漆器……造型之瑰丽、想象之神奇,让见多识广,想象丰富的作家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他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声讨论,或陷入沉思,仿佛在与这些文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听到博物馆馆藏文物有20多万件时,来自上海的作家三盅表示他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昂首向天,鹿角枝杈如荆棘丛生,面对如梦似幻的麋鹿青铜藏品,来自江苏的女作家汤成难感慨:楚文化的神秘主义恰似东方魔幻,这些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形而上之美,是比《荷马史诗》更古老的物证,能打破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最后一站,作家们来到楚王车马阵。这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代车马坑遗址,被誉为“中国仅有、天下第一”。站在车马阵遗址前,作家们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一匹匹青铜铸造的马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扬蹄奔腾而出。车马阵中,每一辆车、每一匹马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们见证了楚国曾经的辉煌与强大。
面对可以比肩西安兵马俑的历史遗迹,作家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厚重的历史感与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荆州的魅力与底蕴。
在这次采风之旅中,作家们不仅被荆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所打动,更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上海作家三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荆州是一座厚重的城市,它承载着楚文化的精髓与三国历史的辉煌。如果写荆州,能用到的形容词就是一个“大”字,荆州自古就是大荆州,而且也实在找不到比“不服周”更壮阔的胸怀了。”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来自湖南岳阳的沈念很是激动,他说:“站在楚王车马阵展览面前,很是震撼,如果要创作的话,想给青铜器写‘微型传记’,创作一部以‘楚王车马阵工匠’为主角的小说,从一名荆州非遗传承人的视角,探访历史及其对当下的影响,为荆楚大地的‘青铜历史’立传。”
来自辽阔黑土地的辽宁作协副主席月关则表示,荆楚大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多维的,瑰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给他的印象尤其深刻。荆州之旅,让他颇有一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古与今,在这里浑然一体,厚重传承于历史,广阔更在未来。
烟雨荆州,墨染风华。在这场探寻文化的旅程中,作家们不仅收获了创作的灵感与素材,更收获了心灵的洗礼与升华。他们将用自己的笔触,将荆州的美丽风光与厚重文化定格在文字之中,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底蕴。
未来,随着这些优秀作品的问世,荆州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