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第A006版:江津书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苔上乡愁似琥珀

  □ 沈丹丹

  前几日回老家,我远远望见奶奶在菜地里弓着背不停地摘白菜苔,不一会儿她背着背篓回来了,她气喘吁吁地放下背篓,转身就到厨房里开始洗菜,嘴里不停地在念叨些什么。午后,奶奶的呼唤穿透时光:"丹丹,来搭把手!"我踮脚晾起焯水的菜苔,水珠坠入翡翠般的叶片,在阳光下流转成液态光斑,柳絮突如鹅毛纷飞,琥珀般的菜苔随笑语轻颤。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家乡的菜苔时时牵引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这记忆中的菜苔,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奶奶的爱,也带着《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所说的“三分野气”。节目中,农户老张将腊肉与菜苔同炒,焦糖色油花在翠绿间跳跃。晾晒场竹匾里,焯水后的菜苔舒展成淡青绸带,阳光在苔芯烙下金斑。田间农户腰间竹篮轻晃,指尖娴熟采苔。旋耕机翻开湿润沃土,泥土气息裹挟草木芬芳,惊醒蛰虫。最是人间烟火抚乡愁——这一帧帧画面,都在提醒着游子:春雷唤醒的不仅是蛰虫,还有游子心底那株最柔软的乡土记忆。

  菜苔的“野气”背后,凝结着农民的辛劳与不易。之前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寒潮中,王大娘深一脚浅一脚踩着冰碴往晾衣绳上挂菜。志愿者拍下这一幕,视频里风雪卷着枯枝呼啸而过,老人冻僵的双手往绳索间塞满菜苔。网友惊呼:“看! 这晾衣绳上的白菜苔,是农民与老天爷抢收的希望。”鲜嫩的菜苔顶着冰碴,顶梢缀着鹅黄小花,水珠顺着茎秆滚落。这捆捆菜苔被称作“冰雪奇缘限定款”。寒夜里,异乡人望着视频里晃动的晾衣绳,像是闻到老家灶台飘来的菜苔清香。

  菜苔不仅连着土地,连着故乡,也连着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人。记得有次我穿过冬夜菜市场稀疏的灯火,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蜷缩于竹筐旁,筐内仅剩一把蔫黄白菜苔。她破旧的棉鞋已经冻得发硬,反复念叨着:“自己种的,吃着放心”。她枯枝般的手将菜苔递给我,嘴里不停地道谢。晚餐的白菜苔清甜微苦,当季的脆嫩与腊肉的咸香在齿间缠绵时,我忽然想起爷爷奶奶皲裂的手掌——那些在寒风中翻耕土地的茧,那些被冻疮啃噬的指节,是否也如这盘菜般,裹着辛劳的甜,这让在外漂泊的游子愈加怀念家乡的滋味。

  这白菜苔,好似晶莹的琥珀,将乡愁的滋味、泥土的芬芳和对生活的热爱,都一一封存。它带着陈晓卿所说的“三分野气”,也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情,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指引着回家的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