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1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鲜味领跑!监利小龙虾“蹦”向全国大市场

    监利华祥水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收购商评估小龙虾质量。

  □ 记者 徐欢欢 卢艳 通讯员 刘肖

  随着天气转暖,小龙虾消费热潮提前到来。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监利市分盐镇的监利华祥水产有限公司分拣库,只见工作人员正对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进行称重。

  “这一车小龙虾重量在3300斤左右,即将发往浙江绍兴。后面还有十几辆装满小龙虾的车,也将发往江浙沪各地。”该公司物流部经理柳杨告诉记者,为保持小龙虾的鲜活状态,刚捕上岸的小龙虾立即送往公司,按大中小的规格进行分拣、称重、装箱后,第一时间发往全国各地。

  监利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享有“百湖之县”的美誉。作为两湖平原的中心,监利水资源丰富,全市水域面积118万亩、稻田25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达108万亩、虾蟹混养40万亩。2024年,监利小龙虾总产量达18.24万吨,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从今年3月上旬开始,该市分盐镇、周老嘴镇等地的生态养殖小龙虾比往年提前一周抢“鲜”出水,每斤收购价最高近60元。

  “提前上市后,每斤收益比往年增加3至5元,这极大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监利市水产事业发展中心李志鹏说:“经过近几年的培训以及技术服务指导,现在养殖户的养殖水平都较高,加上繁育分离模式的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普及,提升了虾苗种质,实现成虾精准养殖,促进稻虾协同管理,养殖户们的干劲更足了。”

  “每天能收购约15000斤小龙虾,目前数量还在逐渐增长。”监利华祥水产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魏威介绍,除发往周边地区及江浙沪等外地城市外,公司还与酒店及餐饮企业建立直供合作,并联系更多销售网点推广监利小龙虾,吸引更多客户。

  除华祥水产外,监利市现有小龙虾产地收购市场177家,年交易量超19万吨。此外,位于“全国水产品加工第一镇”朱河镇的朱河现代水产产业园,还将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的水产交易中心,形成完备的水产品加工物流交易重资产平台。

  “这边收购市场优势很多,既不限量,又是现金结账。”小龙虾收购商胡小堂兴冲冲地说,只要不限量,收购商们就可以放心收。同时,对养殖户来说,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也不愁销路。

  小龙虾“链”出大产业。目前,监利小龙虾加工企业共有28家,包括鑫满堂红、桐梓湖、广利隆、天宏生物、哒哒水产等5家省级龙头企业;监利供销满堂红、湖北越盛、监利众越等3家荆州市级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4家,年加工量约14万吨,加工产值约40亿元,出口创汇超3000万美元。

  为促进小龙虾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监利市利用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将小龙虾打造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旅游于一体的“三产”高度融合的完整产业。下一步,该市将继续加大对小龙虾精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加快良种选育、苗种繁殖、生态养殖进程,着力推进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升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