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1日
第A007版:江津书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清明,寻根脉品精神寄情感

  □ 陆剑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是个时间驿站,走到这儿,走到这一天,每一个人都湿成一滴雨,在眼里在心里纷纷飘落。这一天,无论你在哪,无论你多忙,耳畔都萦绕着声声呼唤,这声音比春天的雨滴更能复苏人们的情感记忆。似乎有一种寻根感,沿着人们的神经窜跑,只有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这种情感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清明节是“根脉的节日”。如果说春节回乡是隆重而盛大的典礼,那么清明祭祖则是平静而深沉的仪式。记得前几年有一位居住海外的耄耋老人曾对他的子孙说:“你们不能忘本啊!”这“本”就是根脉,这“本”就是对根脉的向往和眷恋。清明节,对中华儿女而言,不管你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在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里,蕴藏血浓于水、情重于山的故土之情。芳草萋萋的清明时节,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华夏人追溯自己精神源头寻根时刻,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清明节是“精神的节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这种传承中,有一种精神叫做忠诚信仰。革命先烈方志敏,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他始终怀着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这种传承中,有一种精神叫做爱国主义。著名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面对外国人的歧视,他掷地有声地说,“中国人顶天立地,做一个中国人无尚光荣。”在这种传承中,有一种精神叫做顽强不屈。红军将领陈树湘,面对敌人的子弹穿透腹部,他用腰带压住伤口,忍着剧痛继续指挥部队战斗。在这种传承中,有一种精神叫做铁纪如山。志愿军战士邱少云,面对飞溅的汽油燃烧液溅着了身上的伪装,他紧咬牙关,紧贴地面,一动不动,任凭火焰蔓延——这就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英烈精神,这就是积淀为中华大地代代传承的本源基因。

  清明节是“情感的节日”。伫立墓地寄语“思念碑”,写下思念投入“天堂邮箱”,将金黄纸箔和袅袅青烟换成鲜花放在墓前……这悠长意蕴的情感让人得以联想。常言道: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于己,清明是情感的一个出口;于家,清明是绿叶对根的一种眷恋;于国,清明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

  今年的清明节于我而言,更是一种隔代亲情的寄托。“远行”的“水三代”孙儿是根脉的一面镜子,用泪水和春风轻轻地抚擦,擦的晶亮,才看得见,看得清他那跳跃在清明的花瓣之上的音容笑貌,才能让云朵飘散到地平线之下的空间,让花鸟、春风和亲人感知到:清明,寻根脉品精神寄情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