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军 熊爱平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干好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为例,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融合赋能,积极探索党建融合价值体系,将创建党建品牌转化为教育教学提能增效的“红色引擎”,让广大师生“技能报国”的信念在春风化雨中坚如磐石。
打造品牌矩阵,释放融合效能。围绕“党建引领、支撑发展、社会满意”的工作方针,深挖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科文化内涵,指导各学科从教学特性、专业优势、学生成长需求出发破题立意、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视为关键目标进行构思与实施,精心打造的学科党建品牌,确保每一学科都能在党的引领下,实现党建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该校第一支部(护理学科部)品牌名“仁心护航﹒ 党旗添彩”,注重医德修养,开展公益活动;第二支部(计算机学科)品牌名“智领未来 党旗飘扬”,以造纸、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技能比赛为抓手,全力打造“岗课赛证”课程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党建氛围;第三支部涵盖数电学科和学前教育学科,品牌名“匠心数控 幼教筑梦”,数电学科以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打造性灵党建品牌,学前教育学科则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党心融入学前教育事业。
加强两基建设,激发融合活力。一是健全基本制度。该校党委坚持“党支部工作扎根在学科专业建设,党建工作植根于中心工作”工作思路,构建“党建融合3+3”价值体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党支部各司其责”的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机制,建立一支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为基础,执行责任分明、监督反馈有效、政治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管理团队。二是夯实基本组织。优化党支部组织机构,形成校党委成员垂直指导下的坚强支委班子,构建党小组—党支部—校党委三级责任机制,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活动全覆盖。带好基本队伍,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党务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和党员骨干作用,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夯实三个融合,全面提升三力。一是强化融合思路,增强思想引领力。努力找准党的创新理论同学校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推动学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做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围绕“双优”建设,开展微团课、微党课、微讲堂、微感悟“四微”宣讲,弘扬“大国匠心”和“工匠精神”,引导师生坚定“技能报国”的信念。二是深度融合身份,增强组织推动力。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发展丰富已有工作载体,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实践,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新载体新路数,推动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教学工作创新。让基层党员、干部、技术骨干融多重身份于一身,既做党建工作的主导者,又做部系管理的管理者、施策者、践行者,找准党建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创新融合载体,增强育人融合力。把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亮点”“痛点”作为与学校党建的融合点,探索“党建+依法治校”“党建+教育教学改革”“党建+师德师风建设”“党建+技能竞赛”“党建+人才工作”“党建+乡村振兴”“党建+社区治理”等模式,最大化激发党建与业务相匹配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典范先锋育人作用。
(作者单位: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