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25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指尖上的锦绣

——“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第四届全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侧记

  □ 记者 刘思楫 王晓艳

  漆艺赛区,49名选手正凝神构图,描金绘彩。他们或年过半百,或朝气蓬勃。来自荆州非遗传承院的选手张恒正一丝不苟地创作着他的参赛作品《禾丰图》。张恒是一位“95后”,从事漆艺工作已有5年。他说,《禾丰图》主要由四只鸟和稻穗组成,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富裕。

  “漆艺首次被纳入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体系,也是本次大赛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望着眼前济济一堂的民间工艺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本届大赛副裁判长范国忠欣慰地说,这里还将同步举行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漆艺制作赛项湖北省选拔赛。

  民间工艺是反映大众生活的民俗艺术,质朴中蕴藏着巧思与匠心。

  走进草竹编赛区,一群中年手工艺人神情自若,手脚麻利地整理着竹条。随着手指的熟练翻飞,一件件透着乡土气息的编织品渐现雏形。

  相较于草竹编的“乡土味”,一旁的刺绣赛区则“优雅”了许多。秀美的姑娘、俊朗的小伙,以针为笔,以线为墨,飞针走线间勾勒出龙鸟虫鱼、花草树木、祝福文字等精美图案。

  穿过走廊,根雕赛区内电锯声、锤子声、刀刻斧凿声此起彼伏。入眼处,木屑飞舞,刻刀在木材间游走,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

  匠心传承,楚艺复兴。民间工艺“千磨万砺,方得一器”的匠心追求与荆楚大地“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此刻的赛场上,刻刀与陶轮齐鸣,丝线与竹篾共舞。233名选手们正与荆楚品格对话,与千年风华对话,在一纹一饰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一雕一刻中传承工匠精神。

  时光流淌,匠心在传承中延续,锦绣在指尖呈现。传统从未沉睡,民间艺人正在书写湖北手工技艺最具活力的当代注脚。

  银针在素绢上起舞,刻刀与紫檀私语,陶泥于转盘上诉说轮回……在荆举行的“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第四届全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恰似打开了一座流光溢彩的宝库,让沉睡在岁月长河里的非遗密码,在指尖的温度中重新苏醒。

  走进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大赛场馆,仿古风格的人字形馆顶下,一排排日光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墙壁四周绘画着漆艺、刺绣、草竹编等传统工艺的精美图案,地上铺着松软的地毯。整个场馆根据不同比赛项目分为多个区域,选手们个个聚精会神投入到指尖的创作中,全场落针可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