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意风
在监利的乡村里,十几岁的孩子们都有曾经在家里捉迷藏的记忆,那是一段充满欢声笑语、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候,村子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果树和蔬菜。每当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放下碗筷,冲出家门,开始他们最爱的游戏——捉迷藏。
“躲猫猫”是他们对捉迷藏的亲切称呼。这个游戏简单却充满乐趣,不需要任何道具,只需要一群小伙伴和一颗爱玩的心。游戏开始前,大家会围在一起,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当“猫”。输了的那个孩子就得蒙上眼睛,趴在墙上数数,从一数到一百,其他孩子则趁机四处躲藏。
“一、二、三……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我来啦!”随着“猫”的一声大喊,游戏正式开始了。孩子们像一群受惊的小鸟,四散逃开,寻找各自的藏身之处。有的钻进稻草堆里,有的爬上树梢,还有的躲进猪圈或鸡窝。村子里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藏身之地,每一处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猫”开始四处搜寻,耳朵竖得老高,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动静。他蹑手蹑脚地走过每一处可能藏人的地方,时不时地喊上一句:“我看到你啦,快出来吧!”其实他什么也没看到,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吓唬那些胆小的孩子。果然,有些孩子沉不住气,以为自己被发现了,便乖乖地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结果却发现上了当,气得直跺脚。
而那些胆大的孩子则稳如泰山,任凭“猫”怎么喊叫,就是不出来。他们躲在暗处,屏住呼吸,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有时候,“猫”从他们身边走过,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但就是发现不了他们。这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让他们既害怕又兴奋,仿佛置身于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找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最难找的“藏王”。这个“藏王”往往是最聪明、最机灵的孩子,他总能找到一些出人意料的藏身之处,让“猫”束手无策。有时候,“猫”实在找不到他,只好认输,大喊一声:“我认输啦,你快出来吧!”这时,“藏王”才会得意洋洋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捉迷藏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孩子们之间友谊的见证。在游戏中,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当有孩子找不到好的藏身之处时,其他孩子会主动帮他出谋划策;当有孩子被“猫”发现时,其他孩子会一起为他加油打气。这种纯真的友谊,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和温暖。
除了捉迷藏,孩子们还会玩一些其他的游戏,比如“跳房子”“丢沙包”“打弹珠”等等。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它们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十几岁孩子们捉迷藏的记忆,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那时候,他们没有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但却拥有最纯真的快乐和最珍贵的友谊。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他们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时代。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监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柏油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然而,那些曾经在家里捉迷藏的孩子们却已经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游戏规则和藏身之处,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珍贵的友谊却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他们或许会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的星空,回想起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时候,他们还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欢声笑语和成长的足迹。而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忘记那段捉迷藏的记忆,因为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