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20日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满城草木藏甜蜜

  暮色漫过天际线时,官田湖公园便成了我每日的归处。夕阳将湖面染成流动的琥珀,我踩着碎金般的光影前行,忽见远处芦苇荡惊起数点白羽。白鹭振翅划破湖面的寂静,那瞬间,整片柳叶马鞭草仿佛被施了魔法,沉睡的紫霞轰然苏醒。

  沿着湖边小径前行,转过几道弯,忽有一片雪浪扑面而来。大滨菊们整齐地排列着,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将素白的裙裾铺展到景观树边缘。这些来自北国的浪客,汲取着江南湿润的水汽,将晨雾凝成花瓣上的珍珠,又把初夏的柔风酿成了三分清雅。我蹲下身,细细端详这些素雅的花朵,惊喜地发现每朵花心都盛着一枚金黄的太阳,恰似昨夜星辰坠入白玉盏中。微风拂过,高低错落的花枝轻轻摇曳,几个穿汉服的姑娘举着油纸伞从花径间走过,衣袂带起的风里,大滨菊们跳起了优雅的小步舞曲。她们的身影与花海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流动的古典画卷。

  行至石首网红桥,一股浓烈的暗香突然袭来,却并非我所期待的清甜。糖胶树在步道旁撑开翡翠华盖,千万朵绿绣球悬在枝桠间。这来自南国的迁客,带着独特的芬芳,教人想起岭南巷陌里晾晒的陈皮与凉茶。起初,那浓郁的香气让我忍不住想要掩鼻疾走,可当我驻足观望,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蝴蝶们醉醺醺地跌进花簇,在香气中翩翩起舞;连麻雀也歪着脑袋,在叶隙间探头探脑。原来,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每一种芬芳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正如我们总要学会与生活中的各种味道和解。

  踏入廊桥水岸小区,一抹热烈的火焰突然跃入眼帘。谁家的矮墙上,石榴树正尽情地绽放着积攒了一春的热情。那些红绡裁成的宫灯,在绿叶间哔哔剥剥地燃烧,将周围的一切都染成了暖色调,连砖缝里的青苔都映成了琥珀色。望着这火红的景象,我不禁想起老宅天井里的那株石榴树。每到端午前后,阿婆总会在树下教我们剥新蒜,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极了溅落的朱砂。时光流转,那棵石榴树或许早已不在,但这份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每当看到石榴花,那份温暖与思念便会涌上心头。

  归途上,忽闻孩童的嬉闹声。寻声望去,枇杷树的浓荫里,金黄的果实正在绿叶间捉迷藏。70岁的老园丁踩着木梯,小心翼翼地剪下几串熟透的枇杷,热情地塞给过路的学生。孩子们捧着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汁水沿着他们的手腕滴落。

  我站在树影斑驳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忽然明白了杨基笔下“南风树树熟枇杷”的深意:这满城的草木,原是把300年前的甜,悄悄藏进了21世纪的夏天。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将这份甜蜜代代相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