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汤林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个人养老金覆盖范围、缴费水平,以及个人养老金如何领取等内容,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
个人养老金是指有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给予支持,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并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实现积累资金的保值增值。参加个人养老金,有利于参加人在养老保险一、二支柱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份养老积累,进一步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
汤林介绍,参加人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建设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建立本人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是参加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之后,参加人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完全积累、封闭运行,其权益归参加人所有。
个人养老金采取递延纳税优惠
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参加人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存信息,经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汇总登记后,形成缴费凭证(即扣除凭证)。缴费信息将定时与国家税务系统共享,参加人可以通使用税务部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在预扣预缴或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
有任职受雇单位的个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将扣除信息推送给任职受雇单位,或者将纸质缴费凭证提供给单位,在单位发工资时享受个人养老金扣除;也可以选择在次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办理扣除。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并归集至本人社会保障卡。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
编辑观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优化,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迈向多元化。通过税收优惠、账户自主管理等政策设计,既为民众提供了补充养老的新选择,也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资金增值潜力。尤其继承权明确、投资范围开放等亮点,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和灵活性。建议公众结合自身收入与风险偏好积极参与,给老年生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