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21日
第A005版:教育聚焦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情怀

  □ 荆州市荆南中学 李其贵

  教育“心”理念

  智慧是教育者手中的指南针,指引着管理方向,让教师得以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以巧妙的方法化解矛盾、引导成长,而情怀,则是管理的基石,它让教师始终怀揣着对学生的关爱与包容,以真诚情感温暖每一颗年轻的心,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唯有智慧与情怀有机结合,既以理性的智慧为管理保驾护航,又以感性的情怀润泽学生心灵,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记得刚接手四(8)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第一天,年级主任告诉我:“跟学生打交道,要智慧,更要情怀。”我始终铭记着这句沉甸甸的教诲。第一周没有深入,较为顺心。到了第二周,我检查孩子们背课文的情况时,才发现有两名坐在后排的孩子,竟一句也不会背,甚至连读通顺都很困难。我当时满心疑惑:怎么会这样? 回到办公室,班中一个孩子告诉我,这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两个学生,以前他们可以免背课文、免做作业。我开始留意观察这两个小家伙,上课时,他们有时搞小动作,有时发呆,好像上课与他们毫无关系。后来,

  经过家访,又走访了他们以前的老师,我才发现,这俩孩子只是上学时年纪太小,低段时识字不多,导致现在读课文都成问题。我决定帮助他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们进步明显。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接手哪一批学生,我都用心去关爱。我愈发清晰地领悟到:教育学生,既需要“因材施教”的智慧,更需要“有教无类”的情怀。

  宽容之中体现激励。作为教师,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应牢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身体尚未发育健全,心智尚未历练成熟,可能会出现遗忘、好动、贪玩、偏激、冲动等不成熟的言行表现。作为教师,肩负着呵护、教育的责任,理应体谅、理解、宽容、照顾、引导、教育学生。

  公正之中体现正直。教师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向每一个学生献出真心。不能因情感偏好,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学生;不能因功利因素,只关注优生和调皮的学生;不能因学生家长与自己情感亲疏,而对某些学生给予特别袒护;不能因某种压力,使自己情感的天平发生偏差。怀着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理智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这是教师职业赋予我们的师德要求。

  民主之中彰显平等。学生作为学

  习的主体,不仅要专注学习,还应参与班级管理。教师可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参与班级事务决策,诸如共同制订班规、选举班干部、策划班级活动等。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在民主平等氛围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与此同时,教师也会逐渐养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习惯。正是对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这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使得教师赢得学生的崇敬与爱戴。

  信任之中蕴含尊重。信任源自对人的尊重。身为教师,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也不能以怀疑的目光审视学生,而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表达和行动的权利,否则将会留下诸多遗憾。

  自律之中体现引导。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无疑是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教师的衣着神态、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感染作用。像不迟到、不早退、不随地吐痰等,这些教师常常向学生强调的行为规范,学生也会暗自以此来考量自己的老师。有人说:教育无小事。若你是一位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必定不会忽视自律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定会认真对待自身的每一个教育细节,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过硬的言行标杆。

  敏锐之中展现细心。教师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面对的并非毫无情感的物质产品,而是充满生机、有血有肉且情感丰富的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对学生敏锐且细致的观察上。学生的情绪变化犹如其身心状况的晴雨表,教师要有意识地悉心观察这张“表”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

  耐心之中饱含热情。鉴于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教育往往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对教师的耐心是一种考验。为帮助学生解决一道疑难问题,教师或许要反复进行指导;为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教师也许要与家长沟通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为不让某个学生因生病而学业落后,教师也许要牺牲许多午休时间为其补课。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教师既无法回避,也不能逃避,只能凭借热情与耐心去应对。

  有人说“教师是人不是神。”这话确实不假。教师应不懈努力,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境界,充分发挥教育的智慧与情怀,奋力追寻更高层次的师爱,让自己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更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