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6月26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1988年划定的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现在如何了?

  □ 中国之声记者 王泽华 凌姝 王伟超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侃 唐华 徐欢欢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以地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自然资源部近日表示,正会同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建立“优进劣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更加集中连片,逐步提高优质耕地比例。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粮仓在荆州”。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湖北荆州监利市的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这里早已摆脱20世纪80年代耕地锐减的形势,240多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由最严密的巡查管控机制守护,18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在推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北斗巡田、动态感知、数字监管……哪些措施正在帮助14亿多中国人端牢饭碗?

  监利市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杨华昌说:“这是我们合作社承包的一片示范田,现在准备打药,面积有200多亩田,主要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一块打完大概需要2个小时。”

  最近几天,在有着“湖广熟,天下足”美誉的江汉平原,湖北荆州监利市周老嘴镇鲁桥村的永久基本农田里,中稻已经进入拔节期。由于连日来的强降雨,当地种植户正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田间管理。

  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振涛介绍,这片水稻田,不仅是监利市水稻新品展示基地,还通过“小田变大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他说:“我们现在种水稻,从播种、育秧、耕种、栽插,到施肥、打药,包括后期的收割、烘干,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我们基本上不用管,跟过去比非常省事,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同时,我们现在不单纯追求产量,重要的是追求水稻的品质,我们的农药、化肥,使用的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确保我们生产的稻谷品质达标,成为绿色食品。”

  周振涛所说的这片水稻田,正坐落于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之上。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蓬勃生长,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日益加剧。

  原监利县土地管理局干部刘汉尧说,彼时,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外,国家基建、农民建房、退耕还林等用地需求逐步增长,这些因素都导致当地耕地锐减。他说:“当时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土地的产出率,也就是每亩的粮食产量比较低,一般是300斤到500斤左右,这样就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保护基本农田这样一个概念。(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