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科
夏日的风,鼓起一阵阵热浪,四周充斥着火热、躁动的气息。小时候,每到这时,母亲就会说:“夏日炎炎,读书觅凉。”
那时,我虽然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也会好奇地钻进书里,寻找丝丝的凉意。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这类普通的儿童读物,我也会翻来覆去地读。读着读着,就会沉浸在书的故事情节里,忘却所有。母亲见我读得认真,常会静静地坐到我身旁,拿起芭蕉扇,一边帮我赶蚊子,一边为我刮凉。而那纸墨的清香早已化作缕缕清凉钻进我的心窝,并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除了凉爽,还有久久的惬意。在那些滚烫的日子里,书香滋润了我的心田,也熏染了我的心境。随后,每当我燥热难耐时就会沉下心来读书,不管身边有没有人陪伴。
后来,我渐渐长大,读的书就多了。不过每到夏日,我都会专找些“清凉”的文字来读。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每次读完,我就会感觉浑身清爽、舒畅。还有那些描写夏日的《唐诗宋词》:“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惊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读后如清风拂面,不禁爽从心来。读美国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游历山间时的那份畅爽幽谧,以及人与自然怡然相处的恬适,可从心底漾出几分悠然的避暑之乐,然后气定神闲身自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书愈加倾向于“内寻”。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我更爱读一些文化厚重、意境深远的书籍。如《次第花开》,在凡俗的岁月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富足,活得清心自在。还有《生命这出戏》一书,在喧嚣的尘世中锤炼一颗心,无论季节更迭,世事变迁,都随缘自在、平静安详。亦或是品读梁实秋的恬淡细腻、张爱玲的优雅精致、贾平凹的清新自然、余秋雨的天然质朴、海明威的简洁硬朗、泰戈尔的轻柔隽逸……寻得心中的一处阴凉,让情志在旷达中舒展,精神在空灵中升华。在潜心悦读中将幽幽暑意抛诸脑后,获得内心深处的清净与安然。
在每个夏季里,读书都使我清凉、畅爽和豁达。它不仅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才识,更丰盈了我的心灵。
炎炎夏日,沏一壶清茶,翻开书页,在阅读中享受身心的洗礼,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