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6月26日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等待也是一种力量

  □贺加贝

  编辑部在《去植物园逛逛吧》新书上市时,邀请梁永安老师针对植物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他说:“植物的休息是有自己的节奏的,牵牛花晚上会集体睡觉,清早再一起开花,植物也讲究长期主义。”是啊,植物们似乎比人类更懂得如何自处。它们不会因周遭的绽放而焦虑,也不会因野草的疯长而慌乱。它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合适的时候开花结果。

  植物生长,从来没有离开对自己的最基本的尊重。反观我们自己,从毕业起就被装上了发条。需要在毕业前找到工作,25岁该事业有成,30岁该有房有车,35岁该财务自由……我们像是被赶进流水线的产品,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出厂时间。那些社交媒体上闪闪发光的人生模板,把我们都变成了焦虑的模仿者。

  可人生哪会是千篇一律的呢? 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大咖”寿海洋老师讲了一个令人新奇的小知识:“在澳大利亚那边,有一种植物,结果后并不着急释放种子,而是等着一场火把所有竞争者全部烧掉,竞争者变成灰烬,变成它的养分,这个时候它受到火的召唤以后才打开撒播种子,如果一直等不来一场火,甚至能够等几十年。”这种等待而积蓄的力量,大概就是大自然教给我们最酷的生存智慧。所以当我们如果处在人生低谷时,觉得喘不过气来时,不如让自己像那颗种子一样,守着不知道何时到来的那场火。

  想起去年冬天我养死了一盆金钱草。每天浇水,定期施肥,但它还是日渐枯萎。直到有天我妈告诉我:“你只要把花盆移到窗边,让它晒晒太阳,水少了再浇水就行。”听完后,我突然反思自己的“激进”。这多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用各种成功学激励自己,用效率工具把自己压得挺不直背,却忘了生命原本需要的只是阳光、空气和适度的留白来积蓄自我。

  这种留白的积蓄,在竹子身上尤其明显。它们要在地下生长四年,才能长出短短的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它每天以三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六周就长到十五米。那四年的等待,是竹子在扩展地下根系,为未来的高度奠定基础。

  所以说,真正的生长,往往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在地下默默蔓延的根须,那些看似静止实则持续的能量转换——就像我们读过的书、流过的泪、走过的路,终将在某个时刻,突然显现出它的意义。万物皆有定时,沉默不是停滞,我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成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